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症状表现 > 康复专栏康复科常备设备电动起立床 >
康复专栏康复科常备设备电动起立床
1
脑卒中及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病后很多患者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功能障碍等,严重者连自主翻身都困难,更别提坐起及站立行走了。
1
长期卧床患者后期容易出现颈、胸、腰及骨盆控制能力差,患足下垂、内翻、跟腱挛缩等,严重影响患者后期的站位训练及步行训练,从而导致患者再行走的机会大打折扣。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患者因长期卧床,失去了与常人交往时的尊严,诱发加重了卒中后抑郁。那怎样解决患者长期卧床带来的这些问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康复科常备设备-电动起立床。
1
电动起立床是每一个康复治疗科室的标准配置之一。它通过调整倾斜角度使被缚于其上的患者产生自身重力作用,可对偏瘫患者有如下帮助:
1
帮助患者完成仰卧位到站立位,重心从低到高的过渡,使患者充分适应立位状态。
2
提高躯干和下肢的负重能力,增加颈、胸、腰及骨盆在立位状态下的控制能力,为将来的自主立位及平衡的保持打下良好的基础。
3
通过重力对关节肌肉的挤压,有效刺激本体感受器,对患者侧肢体进行促通,并可增加肌张力偏低患者的肌张力。
4
对下肢肌张力偏高引起的尖足、内翻等异常模式,通过重力对跟腱形成足够强度且较持久的牵拉而起到矫治的作用。
通过电动起立床训练,可以起到以下疗效:
01
站立训练使长期卧床的患者重新站立起来,增强了康复的信心。
02
利用患者自身重量牵拉患侧小腿三头肌,从而有效地防止足下垂,改善患侧的踝背伸能力。
03
循序渐进的训练,可减轻心血管系统反应,例如:体位性低血压。
04
通过负重可以促进下肢乃至全身的血循环和新陈代谢,有利于防治下肢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以及改善整体健康水平。
05
通过患侧下肢负重,髋、膝、踝各关节受到挤压,其中的本体感受器兴奋,反射性提高关节周围的肌肉张力,进而提高了下肢的稳定性。
06
能够有效地促进患侧下肢的感觉恢复。
07
有利于肾脏尿液经输尿管向膀胱引流,可以预防尿液逆流所致的继发性肾损害。
08
肺通气效率增加,预防或减少肺部感染。
电动起立床主要治疗瘫痪病人(截瘫、偏瘫、四肢瘫)由于体能减弱,瘫痪肢体主动运动不足及肌张力异常而长期卧床,从而引起全身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和体位性低血压等多种并发症。起立床训练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维持脊柱、骨盆及下肢的应力负荷,是促进病人功能恢复的有效手段。
图文/康复一区黄艳芳
编辑/黄丽华
审核/言伟
医院院训:恩存医道隆情民生
医院宗旨:传承发展民族医药仁爱敬业护卫健康
医院精神:仁爱诚信和谐自强
医院,医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