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脉科技浸润性乳腺癌疾病简介

娌荤枟鐧界櫆椋庡摢瀹舵瘮杈冨ソ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疾病简介

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体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根据病理组织学可分为原位癌和浸润癌,乳腺原位癌是乳腺癌中最早期癌,较少见。浸润性乳腺癌是由乳腺原位癌发展而来,是乳腺癌类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浸润性乳腺癌具备了向远处继续发展、转移、侵犯的机会,主要是指肿瘤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侵犯到了下面的组织和成分里。或者说,也可把某一个或某一组癌细胞想象成一个类圆形的球体,那么这一小团癌细胞紧密挨在一起,随着细胞逐渐增大,突破了自身的包膜和外面的限制,一部分癌细胞穿透到了外面,与外面周围的其他组织结合到一块,跟周围的组织就有点密不可分了。

发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与乳腺癌家族史、月经初潮早、高龄初产、未经产、闭经晚、电离辐射、乳腺囊性增生病、服用避孕药、营养状态等相关。患者早期没有典型的症状,不易引起重视,常通过体检时发现,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乳头溢液、乳房皮肤发生改变、乳头和乳晕异常、腋窝淋巴结肿大等。

基本知识

高危人群

乳腺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重大疾病,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困扰。所以,为了尽量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有必要对其高危人群做一了解,以提高警惕。

1.家族成员中有乳腺癌患者的人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有5%~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如有患乳腺癌的,那么此人患病风险会比普通人群增加2~3倍。

2.初潮早及停经晚的女性

13岁之前即来月经者,以及50岁还未停经的女性,由于乳腺受雌激素作用的时间过长,容易引发乳腺癌。

3.高脂饮食及肥胖的人肥胖或过多摄入脂肪的人,会引起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

研究显示,肥胖人群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体重人群高1~1.5倍,乳腺癌扩散的风险高2倍。更年期后的女性如果超重或肥胖,患乳腺癌的几率则会增加30%。

4.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人

由于乳腺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关系密切,所以,长期接受雌激素治疗的女性,如更年期激素替代疗法、其他激素替代疗法等,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常用激素类化妆品的人,也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5.单身、晚育及未哺乳的女性

独身未婚女性较已婚妇女易患乳腺癌,且年龄越大,风险越高。未生育或35岁以后才生育的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比30岁前生育的女性要高。产后未哺乳者,也容易患乳腺癌。

6.患有乳腺增生的人

一些患有乳腺增生的人,多年不愈,有可能发生恶变,引发乳癌,特别是年龄较大、病史较长、肿块较大、肿块与月经关系不明显的乳腺增生患者。

7.长期过度紧张、心情抑郁的人一些女性由于压力大,精神长期处于应激紧张状态,身体得不到充分的休息,长期如此,会导致内分泌失衡,对乳房也会造成一定伤害,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此外,长期吸烟的人、反复长期接触各种放射线的人、反复做人工流产的人,也容易患乳腺癌。 

遗传情况

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聚集现象,如果家族当中有患乳腺癌的人,特别是在母亲或姐妹中,那么得乳腺癌的几率就要比别人大很多。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

外科-乳腺外科

预后影响

早期、中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通过积极的手术治疗、内分泌治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手段,大多数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甚至可以达到临床治愈,10年生存率较好。

对于晚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即使通过及时治疗,治愈率也相对较低,预后较差。

因此,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一定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病因

该病的发病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但据临床资料显示,其多与下列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

有一小部分的乳腺癌病人有家族史,可能与某些遗传基因突变有关。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罹患乳腺癌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

3.乳腺疾病史

一些增生性的乳腺疾病,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比如有的人有乳腺小叶,或乳腺导管的不典型增生,就增加了患乳腺癌的风险。

4.生殖因素

晚育或终生不育,多次流产,生育后未行母乳喂养,也是乳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

5.营养饮食结构的改变

青少年时期吃的营养过剩、肥胖,或者有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低纤维素的饮食习惯,都会大大增加患乳腺癌的危险性。

6.月经史

月经初潮提前,人为干预使停经年龄延长等因素,也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7.精神因素

一些人极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影响到神经内分泌的功能,容易引发癌肿。

8.环境因素长期接触各种致癌物质,比如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受到物理辐射,或者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都能引发乳腺癌的发生。预防

目前,尚无确切的方法预防浸润性乳腺癌,从临床观察及流行病学来看,其预防措施可以考虑从以下几点着手。

1.每月一次乳房自检每月一次乳房自检是必须的。乳房自检方法:以左手检查右侧乳房,右手检查左侧乳房。先用中间的三个手指环绕乳房画圈,然后从上而下按压检查乳房,接着从乳头向外呈放射状按压。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手指始终不离乳房,以保证不会遗漏乳房的任何一个地方。

女性要注意掌握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也就是于每月月经刚结束时进行自检,因为来月经之前的乳房比较肿胀和脆弱,而到了月经结束时乳腺变软,易于摸到肿物。

2.用专业影像设备来筛查乳腺癌乳腺癌发现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所以应该每年到体检中心,做一次乳腺专科检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建议25岁以后的女性定期做乳腺检查,35岁以上每年一次B超,40岁以后每1~2年进行一次钼靶检查。

此外,平时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调整好生活节奏,保持心情舒畅,坚持锻炼身体。避免容易引发乳腺癌的因素,如积极治疗乳腺疾病,不乱用外源性雌激素,尽量母乳喂养等。

并发症

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肿瘤导致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患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或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发热等,甚至严重衰竭而致死。

乳腺癌一经发现时,大多数患者都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乳腺癌根治术后,由于手术范围较广泛,创伤较大,患者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如出血、积液、皮瓣坏死、上肢水肿、上肢和手部肌肉萎缩等。

临床表现

总体症状

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时,常会出现下列表现。

1.酒窝征

酒窝征是乳腺癌的一个重要表现,肿瘤侵犯了乳腺韧带,导致好像乳房长了酒窝一样。

2.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时是早期乳腺癌的唯一症状,特别是血性、咖啡色、黄色的溢液。

3.乳房肿块

乳房有肿块,是很多女性常见的,也是早期乳腺癌最常见的症状,不要觉得不痛不痒就忽视不管,要尽早去鉴别诊断一下。

4.乳房大小不一

乳腺癌的时候,可能乳房的大小和形状发生改变,所以要多留心。

5.乳头周边瘙痒发红

感觉乳头周边发红、发痒,一定不能忽视,不要想当然认为是过敏,或者穿内衣不透气。

6.乳房橘皮

皮肤起皱纹,像橘子皮一样,一定要及时就诊。

7.乳房周边或者淋巴隆起

腋下是淋巴密集的地方,如果发现腋下或者锁骨区的地方,出现小包块,也要重视起来。

8.乳房内陷瘙痒

可能因为肿瘤的肿块的拉扯,牵拉乳头引起偏斜、凹陷。

9.乳房疼痛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常有乳房局部不舒服的感觉,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边的乳房轻度疼痛不适,疼痛多为阵发性的一种刺痛、隐痛。非到晚期疼痛多不严重。日常护理

日常护理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即心态、锻炼、饮食。

1.心理护理影响心态的原因,不仅仅只是疾病使得身体变弱,更重要的是,化疗带来的副作用让人很痛苦,最常见、最难受的莫过于恶心、呕吐和脱发。改变饮食习惯和服用止吐药能减轻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应及时就医。脱发在化疗结束后多能够恢复。

给患者建立信心很重要,让患者有一个好的心情,有助于控制病情,促进快速康复。

2.坚持锻炼患者应根据个人情况,做一些适当的活动,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例如,清晨散步、打太极拳、做深呼吸运动,可增强体质,锻炼身心意志,但锻炼时应注意量力而行,避免过分劳累。

在阶段性抗肿瘤治疗结束后,可以咨询医生,获得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的专业建议。

3.饮食护理晚期肿瘤患者长期慢性消耗,应给予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所以要注意搭配合理的营养和膳食。保证食物多样,以谷类为主;建议常吃含有抑制癌细胞的食物,如卷心菜、胡萝卜、南瓜、荠菜、蘑菇等。此外,圆白菜、西兰花、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除了富含多酚类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有助预防癌症的成分外,还富含重要抗癌物质——硫甙类物质。

另外,对于已经超重和肥胖的乳腺癌患者来说,建议降低膳食能量摄入,并接受个体化的运动减重指导。

4.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伤口不要感染,锻炼越早开始越好。拆线后开始锻炼,如果术后3个月都还没有锻炼,关节就很可能已经发生粘连,就很难再完全恢复正常。

医院

01中医院

中医院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教研防于一医院,医院。

02医院

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预算管理单位,是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托管单位,建院于年3月1日,是我国成立最早的,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医院。

03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广东省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Bily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dwh/130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