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症状表现 > 康复百科康复器材使用的ldquo >
康复百科康复器材使用的ldquo
编者按:
骨科患者术后往往需要借助拐杖、助行器或颈腰部支具,只有这些器材被正常使用时,才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为了让广大同道更专业地指导患者康复,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下上述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方法根据。1.助行器
目的:使用助行器的目的,在于避免患腿的不当承重,以增加患者自我照顾及活动的能力。使下肢无力行走的患者利用助行器,以手臂力量部分或完全支撑身体重量,从而可以站立或行走。
适应症:下肢无力或不能承力、步态不稳的患者,康复训练。
使用方法之三步走:1、患者抬头挺胸,双手同时将助行器举起,并向前移动一步(约25-30cm);2、患肢抬高后迈出半步,约处于助行器横向的中线骗后方;3、患者双手臂伸直支撑身体,迈出健肢并与患肢平行;4重复上述步骤前进。
使用方法之四步走:1、双首同时将助行器举起,并向前移动1步(约25-30cm);2、患肢抬高后迈出,约落在助行器横向的中线偏后方;3、患者再次向前移动助行器1步;4、双手臂伸直支撑身体。并迈出健肢,健肢位置应在患肢位置的前方,落在助行器与患肢之间;5、重复上述步骤前进。
2.拐杖
目的:减轻患者下肢的负重,或辅助各种原因引起的下肢不能负重行走的患者站立或步行。
适应症:任何需要辅助力量才能站立或行走的患者。
高度调节:患者直立,拐杖置于双侧腋窝下,双手握住扶手时,以拐顶距离腋下三横指,双肘自然屈曲15°-30°角,双膝微屈为宜。
注意事项:
使用拐杖时是以手臂力量支撑患者身体的重量,因此应注意评估患者臂力,以防患者跌倒.
患者行走和站立时,拐杖头端应保持在身体的前端上方10-15cm左右,应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患者向前或向后跌倒。
患者的着力点应在双手而不是腋窝,应避免拐杖顶端压迫患者腋窝造成下臂丛神经压损伤。
每次使用前,都应检查拐杖是否稳定,橡皮垫、螺丝有无损坏或松动,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性,预防患者跌倒。
初次下床的患者,医护人员一定要守护在旁,给予指导和保护。
保持地面干燥、走到通畅,患者不宜穿拖鞋,以免跌倒。
正确指导患者使用拐杖的方法,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事件。
3.颈部支具
目的:颈部支具可以限制颈部活动、减轻颈椎间孔的压力,有效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和颈部肌肉的疼痛,并可增加颈部的支撑作用,防止颈髓损伤。
适应症:1、颈椎病减压治疗者;2、颈椎术后颈部需要保护者;3、需颈部制动患者。
颈部支具分类:
1、按材质,分为软性颈托、半硬性颈托、硬性颈托;2、按功能分为可调式颈托和不可调颈托。
支具选择原则:1、根据治疗目的正确选用支具类型;2、正确评估患者情况,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宜的型号;3、材质应透气、柔软、轻便、具有韧性;4、选择易于清洁、安全可靠、佩戴舒适、患者易于操作的支具。
卧位使用方法:
1、双手托住枕部并轻轻抬起枕部;
2、将后垫通过近侧颈部向对侧插入或从枕部向下插入,使用垫下缘至颈肩部,上缘应低于两侧耳廓,注意暴露患者耳廓皮肤,以防发生压疮;
3、将前托两侧稍微外展,从胸骨柄处将前托向上推移,直到下颌部完全放入前托的下颌窝内为止;
4、从后面向前拉紧双侧粘胶带,并调节至适宜松紧度,粘好粘扣。
坐位使用方法:
1、先妥善放置好前托位置,一手托住并固定下颌;
2、另一只将后垫置于枕颈部中央位置,从后面完全将前托包裹;
3、向前拉紧双侧粘扣,注意松紧度的调节,并粘好粘扣。
颈部支具使用注意事项:
1、颈托的松紧要适宜,佩戴后患者应无气紧、头晕等不适,以能放入1根手指为宜。
2、使用颈托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颈部皮肤状况,防止颈部及耳廓,下颌部皮肤破损,应定时清洁颈托和局部皮肤。
3、颈托作为术后的辅助支撑,一定要先佩戴好以后,患者在坐起或下床,直到卧床后方可去掉颈托。
4、长期应用颈托可能会引起患者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所以颈托佩戴时间不是越久越好,应遵医嘱进行.
4.腰部支具
目的:腰部支具作为外力支撑,能限制腰椎的屈曲活动,能减轻腰椎间隙的压力以及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可减少腰部肌肉的劳损,缓解肌肉痉挛,从而达到保护患者腰部、缓解局部疼痛的目的。
适应症:急慢性腰部疼痛、急性腰部扭伤、腰椎骨折脱位、腰椎间盘突出、根性坐骨神经痛以及各类腰部手术后需要腰部制动的患者。
卧位使用方法:
1、正确定位,腰围得上缘应齐肋弓下缘,下缘应至臀裂处;
2、侧卧,应将腰围平整塞入腰背部,翻向另一侧,将腰围拉至腹部并固定;
3、佩戴腰围后应采取用侧身起床法,以减轻腰椎的压力。
立位使用方法:
1、展开腰围,检查腰围正反方向及上下位置;
2、患者应抬头挺胸收腹,手持腰围两端由后向前将胶带拉紧固定;
3、双手同时将侧托带向外侧拉紧,并固定于腹部。
腰部支具使用注意事项:
佩戴腰围应松紧适宜,固定、舒适要兼顾。
术后患者佩戴腰围时,一定要先佩戴好腰围后患者再坐起或下床,直到患者卧床后才应去掉腰围。
注意观察患者受压皮肤有无压红、疼痛以及肢体肿胀、麻木等症状。
患者佩戴腰围后不宜在短期内进食大量食物,否则容易导致胃部不适,甚至出现恶心、呕吐。
去掉腰围后,要加强患者腰背肌的锻炼,尽快地恢复肌肉的力量,增强腰部的稳定性。
佩戴支具期间,应加强各关节肢体的功能训练,避免肢体失用综合征的发生。
佩戴腰围的时间要适宜,长时间佩戴腰围可能会导致患者腰背肌肉萎缩。
文章来源:古今中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免费获取《解剖列车》电子书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