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疾病治疗 > 85岁涟水名医ldquo张又今rd >
85岁涟水名医ldquo张又今rd
近日,在淮安市涟水县南集镇王圩卫生服务站,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张又今医师。虽然已经85岁高龄,3年前又患了肌肉萎缩症,需要被搀扶着才能缓慢行动,但他仍在坚持为附近村民看病,全年无休,24小时候诊。
△张又今
附近的村民几乎都认识这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老医生,还有患者专程从外地赶来请他看病。张又今从不拒绝求助的病人,遇到确实有困难的病人,还要少收甚至不收诊疗费用。85岁高龄仍带病看诊,双手握笔艰难写一张药方△合起双手写药方记者前去采访时,离诊所还有很远的路程,但问路边的村民张又今医生的诊所在哪里,所有人都知道。诊所里陈设简单,没有高端的检测仪器,堆满了《现代内科学》《临床妇科学》等医学书籍,还有不少张又今的荣誉证书,以及一座"时代英模"的雕像。妻子周文珍告诉记者,张又今今年85岁,从医近70年,是一名全科医生,诊所里的这些书籍,他之前每天都要翻阅,每本资料他至少看过近百遍。△诊所堆满书籍中午12点多,门前已经有人排队等候。张又今听病人说完病情,周文珍扶着他慢慢站起来,将座椅往前推一推,再扶着他坐下,轻轻将他的手拿上来放在病人的脉搏上。张又今的身体绷得直直的,用力哼出声音,他讲不出的话,妻子来帮忙"翻译"。△妻子扶着他的手帮人搭脉"你身体没什么大问题,给你开点药按疗程服用就行,吃完再来复诊。""翻译"完,周文珍把本子摊开,将张又今的双手握在一起,他缓慢地写起了药方,两个药名用去3分钟。张又今问诊,周文珍做助手,徒弟朱锦成负责抓药,这是一种很特殊的看病方式。
因为张又今没办法坐太久,写完药方后,妻子又将他扶起来,把椅子挪到后面,好让他躺下。这样重复地站着、坐下、号脉、写药方,从前对于张又今来说好似行云流水的事,如今却至少需要10分钟才能做完。"很多病也看不了了,就是帮周围的村民看一些简单的病症。"
△妻子搀扶他往前挪动周文珍告诉记者,张又今一直说自己是老百姓的医生,愿意留在乡村为老百姓治病,医院多次以优厚条件聘请他,都拒绝了。以前每天能问诊百余人,最多的时候要近两百人,诊所门口总是停满了车,队伍排得很长。如今行动不便,但张又今仍然坚持出诊,"不愿意放弃他所热爱的事业,说要坚持到生命的最后一秒。"虽然身体不便,张又今的思维却很清晰,采访时,他告诉徒弟自己的毕业证书在后面的柜子里。他记得在哪本书的哪个位置写了什么内容,重要的页码处细心地用一根红线做标志。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老医生的一生传奇而励志△谈及过往张又今流下泪水近年来,张又今的病情逐渐加重,生活不能自理,饭食也需要妻子来喂,但是只要听到村民电话预约看诊,"饭也不吃了,要赶紧来,饭不吃也要来。"今年71岁的朱锦成开着电动三轮车,带上85岁的师傅去上班,成为村头一道特别而感人的风景。△徒弟朱锦成采访时,王圩村村民王女士正带着孩子来看病,她告诉记者,村里有三千多口人,医院很不方便,附近的大人小孩病了,就来这个诊所,张又今一般都给免费诊疗。要是确实有困难的人来看病,还免费多开几副药。对于张又今的医术,王女士也有着十分切身的体会。"我丈夫当年得了胃癌,医生说最多2年的寿命了,张医师给治疗后,现在71岁了,身体还特别好。"她将之称为"救命之恩"。张又今精于中医医术,最擅长妇科相关的疾病,因此不止挽救生命,还帮助"新生"。周文珍告诉记者,十多年前有一个病人婚后多年不育,医院治疗,后来经人介绍来这里碰碰运气,结果给看好了,孩子的名字也是张又今给起的,"现在连二胎都有了。"这家人特地来到诊所放了鞭炮,给大家送来喜糖。被治愈的人纷纷送来锦旗,张又今不愿意都挂在诊所里,家里也已经堆不下。"他不求名利,只要老百姓幸福健康就好。"周文珍理解丈夫的心意,因此无论多困难,她都坚持做丈夫的助手,协助他看诊。在张又今的病人中,有人被他的医术和医德所鼓舞,也成为了治病救人的医者。△荣誉证书与奖项张又今在村民心里,是一部大写的励志书。早年他历经磨难,义无反顾探索医学之路,年从南京中医进修学校(现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又通过四年进修,获得了北京医科大学本科文凭,被晋升为主任医师职称。从医近70年,张又今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医学论文40多篇。除了精湛的医疗技术,张又今的医德更值得写一笔,他被周围居民深深地爱戴着,"在县、市人大代表评选中,曾多次满票当选,一共做过八届人大代表。"这是令他家人极为自豪的事。(文中部分图片由淮安市委网信办提供)来源:现代快报
往期推荐
衣冠不整!涟水人的“蓝朋友”正式上线了!开学“小高峰”来啦!涟水中小学开学,来看看全国开学时间汇总!投桃报李!淮安力量驰援韩国、日本、斯洛文尼亚……异地就医如何直接“刷卡”结算?“攻略”来了!点下在看,你越来越好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