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检查诊断 > 中医痹症与痿症的综合治疗 >
中医痹症与痿症的综合治疗
一:痿证
痿证,指四肢萎废不能运动,肌肉逐渐萎缩致痿或者拘挛致痿。痿者,萎也。杨上善云:“以五脏热,遂使皮肤、脉、筋、肉、骨缓痿屈弱不用,故名为痿。”《内经》又称为“痿躄”、“痿疾”、“痿易”。其症状与现代医学中的四肢肌肉运动、知觉丧失相类似。《证治准绳·杂病》记载:“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
症状:
肢体痿弱无力,肌肉萎缩,甚至运动功能丧失而成瘫痪之类的病症。四肢均可罹患,但以下肢为多见,一侧或两侧同病,故又称“痿躄”。轻证运动功能减弱,重证完全不能动弹,渐至肌肉萎缩软瘫。
诊断标准
1.以肢体痿软无力,和/或肌肉萎缩为主症。
2.有感受外邪与内伤积损的病因,缓慢起病或突然发病。
3.神经系统检查肌力降低,肌肉萎缩,必要时做肌电图、肌活检与酶学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治疗
1治痿汤
组成:淫羊藿30g,熟地黄18g,巴戟天12g,附片(先煎)18g,龙骨(先煎)18g,天麻12g,杜仲12g,白蒺藜30g,茯苓18g,猪苓12g,桂枝15g,白术24g,山药18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培补肝肾,健脾利湿。
主治: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脾失健运,筋骨失养所致者。
2马钱子方
裘昌林,《上海中医药杂志》(1)年
生马钱子适量。
先将马钱子制成胶囊。取生马钱子用清水浸泡半日,去毛,切片后,用香油煎至呈棕黄色。捞出后用六一散粉吸附,筛去六一散,磨粉,每粒胶囊装入炙马钱子粉0.2克,备用。每日3次,每次服1粒,饭后即服,每隔2~4日增服1粒,逐渐加至7粒为止。如不到7粒而自觉肌体局部有一过性肌肉跳动、抽动感时,亦不可再增加。原来如服西药吡啶斯的明或新斯的明者,随着肌力逐步增加,可减少用量直至停药。肌力基本正常后减少马钱子用量,直至终止治疗。
开通经络,治痿强筋。
3成药推荐:
山药丸,成分:山药、杜仲(炒炭)、牛膝、甘草、木香、乳香(醋炙)、没药(醋
炙)、千年健、自然铜(煅醋淬)、羌活、地枫皮、红花、防风、续断、柴胡、狗脊(砂
烫)、麻黄、马钱子粉。辅料为蜂蜜
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壮骨。用于筋骨痿软,关节不利。
二:痹症
痹,即痹阻不通。痹症是指人体机表、经络因感受风、寒、湿、热等引起的以肢体关
节及肌肉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临
床上有渐进性或反复发作性的特点。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
关于“痹”的论述有四点:①泛指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脏腑所引起的多种疾病。②
风、寒、湿邪侵袭肢体、经络而致肢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的病症。③闭阻、不
散。④麻木。经历代医家归纳总结,凡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
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
利或关节肿大等.
治疗:
1)刺络拔罐法用皮肤针重叩背脊两侧和关节病痛部位,使出血少许,加拔火罐。
2)穴位注射法采用当归、丹皮酚、威灵仙等注射液,在病痛部位选穴,每穴注入0.5~1毫升,注意勿注入关节腔内。每隔1—3日注射1次。
3)电针法选择上述处方穴位,针刺得气后,通电针机,先用连续波5分钟,后改疏密波,通电10-20分钟。
4)口服药品:山药丸:祛风通络,强筋壮骨。用于痹症,筋骨痿软,关节不利,跌打损伤,瘀血作痛。用法: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体弱者一日服1次,山药丸是药典中少有痹症与痿症同治的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