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检查诊断 > 78岁老人股骨头骨折三天后竟能下床走动 >
78岁老人股骨头骨折三天后竟能下床走动
龙湖镇的这位老姨今年78岁,医院里慢慢行走的样子,谁能想到,就在几天之前,她还因为髋部骨折,也即是俗称的“股骨头骨折”而动弹不得。
患者
在家里走着走着,一滑就摔倒了,地板太滑,摔倒后就起不来了,疼得起不来。出乎家人意料的是,在手术后的第三天,老人家就能下地行走,恢复情况良好。
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刘潮坚
入院后我们拍了X光片,发现是右侧股胫骨折,我们择期为她做了一个人工股骨头的置换,现在这个患者恢复情况很好。术后复查,假体位置非常正常,患者已经能够下地活动了。
据介绍,最近天气寒冷,不少老年人行动不便,容易引发跌倒导致髋部骨折。骨科急诊的髋部骨折老年病人明显增多,因为天气寒冷,老年人穿着较厚,四肢灵活性较差,加上意外跌倒导致的伤害频发。髋部骨折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最大原因就是患者高龄,老人骨质疏松。
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刘潮坚
骨质疏松是“罪魁祸首”,老人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骨质强度下降,导致老年人在一些低能量的冲击下就容易发生较为严重的骨折。低能量损伤骨折通常指比较轻微暴力引起的骨折,例如低于自己身高高度跌倒引起的损伤,甚至有的伴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搬重物或者咳嗽都可以引起骨折。
外在因素则包括老年人居住环境的环境,有些细节容易让其跌倒。家内灯光太昏暗或刺目、地板太滑或不平整,有可能导致绊倒。
有关统计数据表示,老年人髋部骨折,一年后生存率大概是50%。老人跌倒后长期卧床,肺部的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容易导致肺部感染;髋部骨折还可以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危及生命;长期卧床引发的压疮创面感染或者泌尿系感染也容易导致病人死亡。
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刘潮坚
如果情况允许,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建议患者做手术,手术后患者髋部可以得到有效固定,可满足患者非负重,或者部分负重,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避免患者卧床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同时有利于患者的心肺功能恢复。
老年人骨质疏松,稍微一点外力就会造成髋部骨折,有什么办法延缓这种衰老吗?日常如何预防?
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刘潮坚
老年人可主要注意饮食及行动两方面。首先,饮食钙是机体获得钙的主要来源,钙是骨骼系统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保持机体所需的足够钙量,能够对老年人骨质疏松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日常饮食中,可多吃些乳制品、豆制品、虾皮、蛋类、鱼类、绿叶蔬菜、花菜和海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此外,吸烟、饮酒、喝咖啡都可能造成骨量加速损失,应尽量避免。
有些人可能觉得,老人骨质疏松,要好好保养,就不要太多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受伤。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重要手段。缺乏锻炼使得骨骼和成骨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减弱,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因此应维持适量运动,并多晒太阳,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以协助钙质吸收。另外,老年人应避免促使跌倒的环境危险因子,包括光滑的地面、不平的地板、昏暗的灯光、松动或起皱的地毯、不牢固的家具以及地板上的物体等;也应避免如爬梯子、搬动重物或参加竞技活动等危险动作。骨质疏松症状明显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单独外出。
那么,有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吗?
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刘潮坚
可以适当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双膦酸盐或者阿仑膦酸盐等。比如福美加、密钙息等。很多老年人离开人世不是因为什么重大疾病,就是因为跌倒后卧床,慢慢衰老去世的。很多人就认为,老人家年纪大了,医院也是一种折腾,医院,找跌打医生来处理。这也是不妥当的。
对于老年人来说,髋关节骨折是危及生命的重要疾患。特别是在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后,无论从医疗资源合理应用,还是减轻社会负担的角度,都应引起重视。因此,应对家居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合理改变以减少老年人跌倒的机会,并防治骨质疏松及各种内科疾病。一旦发生髋关节骨折后,应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骨折进行合理处置,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以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
更多关于髋部骨折的科普知识,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