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状肌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按摩治疗法

北京最有实力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al/

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梨状肌损伤是临床上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一般认为,腓总神经高位分支自梨状肌肌束间穿出,或坐骨神经丛梨状肌肌腹中穿出。当梨状肌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该肌间隙或该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主要是坐骨神经)、血管,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故称之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

(1)  梨状肌位于臀部深层,分布于小骨盆的内面,起自二至四骶前孔的两侧,出坐骨大孔入臀部,形成腱绕过髋关节囊后面,止于股骨大转子尖。该肌与骶髂关节前韧带及骶一至三神经接触紧密,并受骶一至二神经发出的肌支支配,收缩时将大腿外展、外旋。

(2)  梨状肌经坐骨大孔时,其上、下留有一定空隙,分别称为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上孔(其上缘为坐骨大切迹,下缘为梨状肌上缘),有臀上动脉、静脉(分布于臀部肌肉)及臀上神经(支配臀中肌、臀小肌和阔筋膜张肌)通过。梨状肌下孔(上界为梨状肌下缘,下界为坐骨棘和骶棘靭带),有阴部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臀下神经(支配臀大肌)以及臀下动脉、静脉通过。

(3)根据我国解剖学家潘名紫对七百二十二例成人尸体的研究结果证明,坐骨神经总干从梨状肌下孔出盆腔者占百分之六十一点六,为正常型;坐骨神经穿梨状肌、胫神经出梨状肌下缘、腓总神经穿梨状肌等常变异情况占百分之三十八点四。

梨状肌损伤是造成临床上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多由外伤、劳损、受凉或解剖变异所致。

(1)  大腿内旋、下蹲位突然站立,或腰部前屈伸直时,骨盆发生旋转,使梨状肌受到过度牵拉而致伤。也可在髋部扭闪时,髋关节急剧外旋,梨状肌猛烈收缩而损伤。部分病例可仅有因过劳或夜间受凉。

(2)  腓总神经高位分支或坐骨神经从梨状肌肌腹中穿出。

(3)邻近组织器官炎症,使低1、2神经根或慨丛神经受到刺激,导致梨状肌痉挛,也可出现坐骨神经痛。

在上述病因下,梨状肌渗出、出血、肌紧张或筋膜破裂、肌束隆起。或在损伤愈合过程中,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使梨状肌下孔变狭窄,其下孔通过的神经、血管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发生炎症改变,局部瘀肿疼痛,久之,引起臀部及下肢筋肉萎缩、发凉等继发性改变。

1.  病史

急慢性起病,多有臀部急慢性损伤史、受凉史,少数病例有邻近组织器官的损伤或炎症。

2.  症状

(1)臀部疼痛伴同侧坐骨神经痛。轻者仅自觉臀部有深在性的疼痛、不适或酸胀感,重者可出现刀割样剧痛,不能人睡,生活不能自理。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或前侧、足背至足趾)出现扩散性疼痛,咳嗽、喷嚏,或大便用力时疼痛加重。个别病例疼痛可扩散至腰部,或向小腹部及大腿外侧扩散。可出现会阴部不适,阴囊、睾丸抽痛,阴茎不能勃起。

(2)  小腿外侧或前侧皮肤麻木。

(3)  极少数严重病例,患者呈强迫体位,走路时身体半屈曲,鸭步移行或跛行。

(1)  患者出现臀部不适或连及同侧下肢坐骨神经分布区出现疼痛、麻木。

(2)  在梨状肌体表投影区(髂后上棘与尾骨尖连线的中点向股骨大转子尖端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下缘;髂后上棘与股骨大转子尖划一连线,为梨状肌上缘,三者连线之内即为梨状肌表面投影)触及条索样隆起,压痛明显,并出现坐骨神经区域放射性疼痛。急性期该肌腹可出现弥漫性肿胀,病久者肌束变硬、弹性差。

(3)  患侧臀部肌肉萎缩、松软,肌张力降低。

(4)  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

本病要注意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病理改变在腰部,患者出现腰部和下肢的症状和体征,出现腱反射改变,直腿抬髙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梨状肌损伤以臀部和下肢的症状、体征为主,下肢腱反射正常,屈颈试验和颈静脉压迫试验均为阴性。

1.  治疗原则

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2.  经络及取穴

以足少阳胆经和足太阳膀胱经在臀部、下肢的循行为操作重点,可选用居髎、环跳、委中、足三里、承山、悬钟、昆仑、阳陵泉、阿是穴等腧穴。

3.  手法操作

(1)  推臀部及下肢:患者取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医者以全掌或掌根、单手或叠掌推臀部至下肢后侧三至五次。

(2)  按揉臀部:医者以单掌、叠掌或肘按揉臀部,以患者局部感到松弛、温热为度。

(3)  点揉腧穴及梨状肌体表投影区:医者以拇指叠指或肘尖揉环跳、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筋等腧穴两到三分钟,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而后医者用前臂在臀部沿梨状肌体表投影区点按,疼痛较剧者压点三十秒以镇痛。

(4)  拨揉肌肉:医者拇指叠指或肘尖、前臂在臀部沿梨状肌、臀大肌走行方向拨揉三到五遍,以患者感觉酸胀、酸痛为度。而后在下肢后侧施以拿揉、叩击手法进行放松。

(5)  掌推臀部及大腿外侧:患者健侧卧位,医者立于其后。医者以全掌直推或交替推臀部、大腿外侧三到五遍。

(6)  滚揉臀部及大腿外侧:医者施以侧滚或肘滚其臀部外侧、大腿外侧三到五遍,以患者感觉酸胀、酸痛为度。

(7)  点揉腧穴:医者以拇指叠指或肘尖点揉居髎、风市、阳陵泉等腧穴两到三分钟,以患者感觉酸胀为度,而后在下肢外侧施以拿揉手法进行放松。

(8)  回旋顿拉下肢:患者仰卧位,医者立于患侧。医者首先屈膝屈髋摇动患肢,并将患者大腿前侧尽可能靠近患者胸部,施以按压法,而后在患肢大腿外展、小腿内收、膝关节半屈曲位时,向下用力牵拉患肢,反复操作两到三次。

(1)  对于急性损伤的患者,嘱患者在三到五日内勿参加体力劳动,并隔日复诊一次。慢性损伤,每日治疗一次,治疗期间勿参加重体力劳动。

(2)  嘱患者注意避风寒,保暖。

(3)  对个别陈旧性损伤的病例,可采用封闭疗法或梨状肌松解术、切断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ys/134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