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球顶级药企TOP10最

年,是全球制药公司全球战略分化的重要一年,是拆分还是并购,纷纷尘埃落定!

全球制药榜单Top10也前所未有的发生巨大变化,“宇宙大药厂”重回榜首,艾伯维挺进前三,BMS超过默沙东,罗氏退居第五......

那么究竟哪些企业重回上升赛道?哪些下滑?医趋势为您带来最新上半年全球医疗世界排名!(下半年角逐随之打响,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汇率均以当日汇率换算(辉瑞、GSK去除消费者健康营收,罗氏、强生、默沙东只计算制药业务)

*武田制药半年报是年4月1日到年9月30日,武田营收将会影响Top10排名,医趋势会在武田财报发布后单出一份榜单。

上半年,保持排位不变的有诺华、强生、赛诺菲,其余企业均有变动。

辉瑞、艾伯维、诺华分别排名前三!

辉瑞两大业务的剥离,转型阵痛后,一度跌落神坛,随着COVID-19疫苗推动,“宇宙大药厂重回榜首”,登顶之战新冠疫苗BNTb2鼎力相助,BNTb2也将超越“药王”Humira,成为史上销售额最高的药物。

艾伯维无疑是最大的黑马,由年5月完成对艾尔建的并购,艾伯维的收入体量飙升,超过罗氏、诺华、强生等。药王修美乐达到99.35亿美元,支撑起艾伯维营收的半边天。

诺华肿瘤业务强势推动,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的表现十分吸睛;

其次:

强生免疫学业务的营收贡献最大,制药业务板块的表现依旧稳健,肿瘤领域的优势短期内也有望持续保持。产品迭代有序,新产品也将陆续上市,有望进一步加大强生在肿瘤、自免领域的优势。有望在年完成预期~亿美元的收入目标。

罗氏受到生物类似药和COVID-19的影响,跌出前三,不过被新药上市带来的强劲增长所抵消。

BMS收购新基,获得肿瘤、免疫、炎症领域多个极具潜力的产品管线,强势挺进第六,制药营收略高于默沙东(上半年营收.29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来那度胺、阿哌沙班、纳武利尤单抗、阿巴西普、泊马度胺、达沙替尼和依匹木单抗这七大重磅产品的拉动,合计销售额突破亿美元。

默沙东K药欲上巅峰,营收80.78亿美元,同比+23%,新品乏善可陈。

赛诺菲则比较艰难,优势领域糖尿病业务全线告急,转型阵痛下,下滑2位。

阿斯利康一如既往中国市场表现最好的跨国药企,同比+23%。

GSK在CEO的2年战略下,也会如辉瑞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强势疫苗、呼吸创新药物依旧霸屏。

1

辉瑞制药(Pfizer)

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同比:+68%

研发费用:,同比+48%

年上半年,辉瑞一扫阴霾,消费者健康、普强的剥离后,再次问鼎,总营收.59亿美元,同比+68%。强劲增长的影响下,辉瑞将全年营收的预期提高至亿至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与辉瑞年总收入相比增长近一倍,远超罗氏年的亿美元。如若实现,辉瑞或将有望重新争夺全球制药业第一的宝座。辉瑞业绩增长主要是来自与BioNTech合作开发的新冠疫苗BNTb2,是辉瑞销售额最高、增长最快的产品,上半年销售额达亿美元。预计年BNTb2收入约为亿美元,BNTb2也将超越“药王”Humira,成为史上销售额最高的药物。

抗凝药物Eliquis、乳腺癌新药Ibrance、口服JAK抑制剂Xeljans、罕见病药物Vyndamax(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治疗ATTR-CM的药物)等辉瑞的创新产品仍然是推动其业绩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Vyndamax和肾癌新药Inlyta都保持着20%以上的增长率。

不过,受专利悬崖临近影响,辉瑞的重磅品种全球首款CDK4/6抑制剂哌柏西利的销售持续放缓,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甚至出现了7%的下滑。

发布财报后,辉瑞表示,目前德尔塔变异株导致的感染正在不少国家蔓延和激增,近日发布的新数据显示,第三剂新冠疫苗可以“强烈”增强对抗德尔塔变体病毒。辉瑞计划最早将于今年8月向FDA提交第三剂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2艾伯维(AbbVie)

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同比:+12%

研发费用:,同比+21%

*巨额增长主要来源于年5月完成了对艾尔建的收购

由于年5月完成了对艾尔建的收购,艾伯维的收入体量巨增,上半年总收入.94亿美元,同比+12%,位居全球制药老二,超过罗氏、诺华、默沙东、强生等巨头。

整合之后,艾伯维

免疫疾病业务收入.64亿美元,Humira仍是艾伯维的收入支柱,一个药品贡献了99.35亿美元,在AbbVie整个公司收入中的占比达到37%,其在美国市场独占期将在年1月结束,有望突破亿美元的药品销售额记录;自身免疫疾病IL-23单抗Skyrizi(risankizumab)短短1年多时间已获批4个适应症,年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达到12.48亿美元;BTK抑制剂Imbruvica(依布替尼)保持稳定,收入26.49亿美元;BCL-2抑制剂Venclexta(维奈克拉)快速放量,同比+31.2%,达到8.4亿美元。

血液肿瘤业务34.89亿美元;

神经领域业务27.07亿美元;

眼科护理业务17.36亿美元;

医美业务25.75亿美元。

由此成为业务更加多元化的制药巨头。

对于现金流充足的艾伯维,现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买买买,扩充研发管线,寻找到新的“药王”。

在研产品开发方面,自身免疫疾病无疑是艾伯维最为重视的领域,Skyrizi、Rinvoq的适应症拓展仍在继续进行中。

3诺华制药(Novartis)

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同比:+7%

研发费用:,同比+6%

上半年,诺华营收.67亿美元,同比+7%。

创新药物部(InnovativeMedicines):营收亿美元,同比+9%,受到心衰药物Entresto、脊髓肌肉萎缩症药物Zolgensma、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Cosentyx、乳腺癌药物Kisqali等驱动;

山德士(Sandoz,仿制药业务):营收47亿美元,持平。

细分领域来看,

在诺华创新药业务下,设有两大业务单元——制药BU和肿瘤BU。其中,

制药BU销售额增幅达6%,主要受益于风湿免疫科重磅炸弹Cosentyx(22.28亿美元),心衰新药Entresto(16.75亿美元)以及基因疗法Zolgensma(6.34亿美元);

肿瘤BU增幅达4%,主要得益于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线药物Promacta/Revolade(9.76亿美元)、口服乳腺癌CDK4/6抑制剂Kisqali(4.2亿美元)、血癌药物口服JAK1和JAK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Jakavi(7.61亿美元)、FDA批准的首个CAR-T疗法Kymriah以及抗癌组合疗法Tafinlar+Mekinist(8.1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基因疗法Zolgensma上半年销售额同比增长近70%,按照当前的势头来看,Zolgensma发展为诺华的又一款“重磅炸弹”级药物指日可待。在新兴市场方面,中国成为诺华最   

不过,默沙东在开拓新治疗领域方面并不顺利,

在新冠治疗产品开发上,默沙东今年4月宣布终止引进的免疫调节剂MK-项目,因停止该项目的核销款项达到了1.88亿美元;

默沙东还披露了与停止开发V相关的一笔万美元的研发减值费用。加上停止开发另一种新冠候选疫苗V,默沙东在终止新冠项目方面的费用已高达4.93亿美元。

在产品开发方面,默沙东表示,将继续推进肿瘤学产品组合的开发计划,预计到年将有超过90个潜在的新适应症获批。8赛诺菲(Sanofi)

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同比:+1.4%

研发费用:,同比-1.2%

注:汇率按实时换算1欧元=1.美元

上半年,赛诺菲营收.35亿欧元(.95亿美元),同比+0.9%。其中

制药业务营收.96亿欧元(.02亿美元),同比+1.4%;

疫苗业务营收19.37亿欧元,同比+5.5%;

消费者保健业务营收22.02亿欧元,同比-5.2%。

皮炎、哮喘药物Dupixent(度普利尤单抗)无疑是赛诺菲当前最为倚重的药物,上半年,Dupixent的销量在全球成人和青少年特应性皮炎患者的需求驱动下依然快速增长,大涨57%,达到22.9亿欧元,成为赛诺菲销售额最高、增速最快的产品。

今年2月,赛诺菲为度普利尤单抗设定了亿欧元的年销售额目标。

Plavix(波立维)的销售额增长了2.1%,达到2.34亿欧元,主要由中国营收万欧元(+8%),抵消了日本销售额下降的影响。

赛诺菲没有单独发布中国制药业务营收,而与去年同期中国营收-12.4%相比,上半年其涨幅达6%,开启正增长。

9阿斯利康(AstraZeneca)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同比:+23%研发费用:,同比+28%

上半年,阿斯利康营收.4亿美元,同比+23%,处于全球TOP10制药巨头垫底的位置。

肿瘤药Tagrisso(奥希替尼)上半年营收为24.54亿美元,同比+22%,是阿斯利康销售额最高的产品。

PD-L1单抗度伐利尤单抗上半年营收达11.6亿美元,同比+22%;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营收11.3亿美元,同比+39%。

此外,降糖新药达格列净增速亮眼,营收13.59亿美元,同比+60%。BTK抑制剂Calquence(阿卡替尼)在将适应症扩展至CLL/SLL之后增长%,达到4.9亿美元。

中国区收入32.09亿美元(+21%),占阿斯利康总收入的21%,是在中国营收最高的跨国药企。中国区三大产品泰瑞沙、度伐利尤单抗和奥拉帕利都保持了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此外,年上半年,阿斯利康多款新产品在中国取得了较大进展:

6月,PARP抑制剂奥拉帕利(Lynparza)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BRCA突变晚期前列腺癌(mCRPC),也成为中国获批用于晚期前列腺癌的首个PARP抑制剂;

6月,与和黄医药共同开发的赛沃替尼(Orpathys)在中国获得有条件批准用于治疗NSCLC。

10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上半年制药营收(百万美元):

同比:-5%

研发费用:,同比-6%

注:汇率按实时换算1英镑=1.美元

上半年,GSK营收.1亿英镑(.88亿美元),同比-7%。其中:

制药业务收入81.11亿英镑(.9亿美元),同比-5%;

疫苗业务收入27.95亿英镑,同比-5%;

消费者保健营收46.04亿英镑,同比-12%。

主要是HIV、成熟药品业务带来的下滑,上半年

HIV业务营收22.66亿英镑,同比-5%;

成熟药品业务营收38.67亿英镑,同比-15%。

其他业务均实现增长,

肿瘤业务增长稳健,营收2.29亿英镑,同比+45%;

呼吸创新药,GSK持续保持呼吸产品的统治地位,营收13。36亿英镑,同比+22%,其创新药品COPD三联复方TrelegyEllipta增、哮喘药Nucala上均保持高速增长。

GSK已处于全球制药Top10边缘,随着全球制药公司战略分化,罗氏“肿瘤称王”、艾伯维、BMS大举并购,红了半边天、强生免疫学独大、默沙东单品K药欲上巅峰、AZ“独揽”中国市场...GSK未来业绩压力巨大。

GSK也在加速推进两年计划,将消费者健康业务、处方药业务中的生物医药剥离。

GSK此举,到年可能每年节省7亿英镑,并从年起改善运营绩效,同时公司也已经开始销售一些非核心消费产品。

身处于大周期内,谁也不能幸免。

跨国药企的“专利悬崖”现象也陆续到来,成熟原研药的高收入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创新药研发回报率逐年降低,跨国药企将在未来市场找到新的增长点。

未到最后,胜负犹未可知!

在此过程中,跨国药企需要更快的反应,才能应对市场的变化,如何在变化之下,梳理产品线,聚焦优势业务才是当务之急。

全球制药风云之下,究竟会是如何走向?但可以肯定的是,剩者一定为王。

·END·

------我是星标+在看的分割线------

为粉丝送上独家行业视角和最具价值的观点已经成为我们的习惯;近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ys/14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