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后遗症的局部治疗

1、嘴角下垂一般多为患侧口唇不能抬起,示齿两侧口角不对称,鼓腮患侧漏气或偏低,外观看患侧局部略有塌陷(肌肉萎缩)

(1)捻转循按法

特点:将针刺与面部循经按摩相结合,一是可以诱导经气,二是可以减轻针刺时疼痛,对神经、肌肉的恢复有促进作用

取穴:口禾髎地仓

具体操作:取1.5寸毫针,分别由口禾髎、地仓向颊车方向透刺,边捻转边进针,同时左手拇指桡侧缘沿针尖向颊车方向循按,双手配合,频率一致

(2)推上平刺法

特点:既有针刺穴位对面部经络的疏调作用,又有针身对瘫痪肌肉推动的物理作用,能促进下垂之口角上提;滞针的目的是防止肌肉沿针身下滑

取穴:地仓透颧髎

具体操作:先用左手拇指将下垂的口角肌肉向上推至正常位置,然后右手进针,针尖由地仓透向颧髎,捻转进针,得气后用滞针法留针

(3)平刺齐刺法(反合谷刺法)

特点:较上一方法的推升作用更强,范围更大,适合于口角及周围肌肉均下垂者

取穴:口禾髎地仓大迎

具体操作:三穴均为平刺进针,针尖透向颧髎,使三针针尖共同指向颧髎,呈鸡爪状。也可结合推上平刺法,先将下垂的口角推上至正常位置后再刺,捻转进针,得气后用滞针法留针

(4)直刺加透刺

特点:小结节或条索状物应为筋结或气血凝滞之物,先直刺能调畅局部经络,活血祛瘀散结;再透刺,起到一针二穴疏调面部气血的作用

取穴:阿是穴透下关(阿是穴的取法:在部分病人患侧口角或上唇附近,仔细循按,可触及黄豆粒大小的结节或条索状物,用力按压,会有轻微疼痛,此点即为阿是穴)

具体操作:取1.5寸针直刺阿是穴,轻捻转得气后,退至皮下,再向下关穴方向透刺,捻转进针,得气后留针

(5)刺络拔罐放血法

特点:患侧口角附近肌肉久不恢复,为瘀阻经络所致,丛刺放血,可起到祛瘀生新的作用,经络通畅,气血得以濡养筋脉,肌肉才得以恢复

取穴:迎香、地仓、口禾髎之间塌陷区域

具体操作:将3~4支1寸毫针针尖对齐,使之成为一丛,右手持针捏紧针柄,快速刺入皮肤0.2寸,迅速出针,如此点刺3~4下,使下垂的区域基本被覆盖,然后在此区域拔罐,使出血

(6)梅花针叩刺法:

特点:梅花针叩刺为浅刺范围,通过不断叩击面部皮肤肌肉,通调气血,促进神经肌肉的恢复

取穴:口禾髎地仓巨髎

具体操作:口禾髎、地仓、巨髎等范围内,用梅花针轻轻叩刺,由内向外,叩5分钟左右,至局部皮肤发红为止。也可叩完后拔罐,令出血。









































打听白癜风哪治得好
询问白癜风怎么治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zlyy/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