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指导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是急性脑循环障碍迅速导致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常见症状: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等。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致死致残主要原因,城市居民死因中脑卒中占首位,农村居于第二位。幸存者:70%-80%以上遗留残疾,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45岁以后明显增加,65岁以上增加最为明显。大量研究证实:早期康复治疗对降低脑卒中的致残率尤为重要!康复时机(1) 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48小时(2) 脑梗塞一般在发病后3-5天(3) 脑出血一般在发病后1-2周(4) 进展性脑卒中应在病情稳定,不再进展后48小时开始进行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1)存在限制活动的合并症者外,应从发病当日就逬行主动或被动活动
2、关节挛缩
良肢体位摆放和关节活动训练
?2.废用性骨萎缩从安静卧床开始骨萎缩急剧开始卧床3--6月骨吸收明显骨萎缩继续进展最大20-45%骨小梁减少卧床期间尿钙平均毫克以上(卧床7周后最明显)骨密度降低骨折的危险性增大(1) 发病1个月后偏瘫侧下肢下肢股骨颈处10%骨量减少(2) 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危险性:腰椎椎体骨密度减少骨折的危险性增加4--6倍(3) 下肢股骨颈骨折的危险性:股骨颈骨密度减少(4) 肢体早期负重,促进骨钙吸收4. 废用肌萎缩和肌力下降绝对安静卧床:1周--肌力下降15-20%3周--肌力下降50%短时间卧床或步行不能的老年人-肌力仅为成人的60%-70%肌力的增加---1周增加10%的限度高龄患者的废用肌萎缩和肌力下降极易造成步行障碍和增加跌倒的风险高龄患者加强早期康复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得到重视5. 其他(1)体位性低血压(2)内分泌改变(3)神经情绪及认知的改变(4)代谢及营养改变(5)皮肤改变病情稳定,早期下床活动其他(1)二便管理(尿潴留、尿失禁、便秘、便失禁)
(2)肺部感染(防止误吸)
(3)压力性损伤Q2H定时翻身
(4)跌倒损伤:家人监护
康复功能训练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后致残率尤为关键!
康复功能训练
(1)主被动运动---肩关节
(2)主被动运动---肘、前臂
(3)主被动运动---手指及上肢自助运动
(4)主被动运动---下肢自助运动
(5)主被动运动---踝关节、足趾、下肢自助运动
?一、翻身训练在训练翻身之前,应该先指导患者掌握"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患侧的拇指位于健侧的上方)的抱拳动作,然后上举双上肢过头。
向患侧翻身
交叉的双手上举与肩关节呈90°,伸直肘关节,摆向患侧,健侧腿抬起并向前摆动(而不是脚蹬床),头和躯干翻转至患侧卧位。
向健侧翻身
交叉的双手上举与肩关节呈90。,伸直肘关节,然后用双上肢、肩部带动躯干翻向健侧,随后旋转臀部,带动下肢翻向健侧,必要时可给予最小限度的辅助。
二、坐起和坐位平衡训练
三、站立训练
四、转移训练
五、拄拐杖行走训练
六、上下阶梯训练
七、 穿衣训练用健手抓住衣领和对侧肩部将--患上肢穿入衣袖并拉至肩峰--健侧上肢转到身后---将另一侧衣袖拉到健侧斜上方穿---上健侧上肢用-健手整理并系好扣子或拉链八、 脱衣训练用健手解开扣子或拉链--用健手将患侧衣服自肩下脱至肘部---再脱健侧衣服至肩下---两侧自然下滑脱出健手再---脱出患手
八、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训练此训练的目的是利用健侧上肢的帮助,抑制患侧上肢的痉挛,提高控制能力,完成正常活动
?a. 患者坐于治疗台前,双手十指交叉,患手拇指在健手拇指上方,双侧腕关节放在滚筒上方b. 用健手带动患手被动滚筒九、进食训练此训练的目的使患者掌握独立进食的方法,减少对家人的依赖
患者坐于桌前,将患手放在桌面上,用健手使用饭勺或筷子进食,为防止餐具在桌面上滑动,可在餐具下垫一毛巾或橡皮垫
十、抑制痉挛训练
此训练目的是抑制肌肉痉挛,促进肢体正常运动
a、抑制上肢肌肉痉挛
患者坐位,将患手放在床面上,用健手扶住患肘,帮其伸直
患侧上肢支撑身体,将重心移向患侧
b、抑制下肢训练
患者仰卧,双侧下肢屈曲
双手十指交叉抱住双膝,抬起上身,保持片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