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恢复不当,舟山一老人肌肉萎缩科学康

?医学百科什么是偏瘫?偏瘫又叫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急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按照偏瘫的程度,可分为轻瘫、不完全性瘫痪和全瘫。轻瘫:表现为肌力减弱,肌力在4~5级,一般不影响日常生活,不完全性瘫较轻瘫重,范围较大,肌力2~4级,全瘫:肌力0~1级,瘫痪肢体完全不能活动。偏瘫患者康复锻炼要讲究正确方法“偏瘫患者急性期的肢体功能康复绝对不是随意地活动一下胳膊或是拉拉腿,更不能急于求成地强化训练……这些是普遍存在于患者、家属、陪护中的误区。”很多中风后出院的病人,家人会学着在患者平躺时,用枕头垫在脚掌和床尾板之间,以防止下肢足下垂内翻。然而没想到的时,因为在摆放枕头时没有注意,枕头紧贴足底,刺激了患者的足心,导致出现下肢伸肌痉挛,腿部绷紧得像竹竿一样,走路都困难了。“康复治疗中有许多细节,有些医院的时候见过医务人员给其他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以为依葫芦画瓢动动手动动脚就可以了。”很多康复治疗师表示,其实这看似简单的动动手动动脚中大有学问,不但涉及人体运动学、解剖学的知识,还包含了复杂的神经生理学的内容,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才能很好地完成。“康复知识是个技术活,绝不能一知半解。”让数据“说话”积极康复治疗可使九成患者重新走路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有各类残疾人万人,涉及2.6亿家庭人口,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有多万;60岁以上老年人有1.67亿,约多万老年人有康复需求,但残疾人基本需求与已经提供的服务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约占60%;老年痴呆约占22%;帕金森病患者约占18%。据出院随访调查统计,医院治疗出院后的病人,90%仍需继续康复治疗。“积极的康复治疗,可最大程度帮助病人恢复肢体功能。”以脑卒中为例,在脑卒中存活的患者中,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可使90%的存活患者能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可使30%的存活患者能恢复一些较轻的工作。相反,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家庭康复要避免三大误区专家提醒家庭康复是让病人重新恢复健康的重要途径。然而,如果没有专业医师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和指导,自行康复往往容易走入误区。在临床上,医院经常会接收到一些不正规康复手段导致疾病加重的案例。因此,家庭康复一定要要避免三大误区。“康复就是躺着休息,在三大误区中位列首位。”医院康复医学科龚主任介绍,65岁的李奶奶因脑卒中入院抢救,在医院度过急性期后便出院了。出院后,李奶奶的家属让她躺着休息。没想到,躺了半个月后,右臂开始肌肉萎缩,导致右手掌逆时针外翻,极大地影响了手功能。瘫痪病人如果长时间卧床,就会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心肺功能减退、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不但不利于病人的康复,反而会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和躺着相反,很多康复患者家属认为,康复锻炼就是要多走路,走得越早越好。因此很多偏瘫患者便强行锻炼,利用髋关节力量带动腿部,最后走出一个左脚画圈的异常步态。“偏瘫患者什么时候开始练习走、怎么走是很有讲究的。”龚主任表示,步行需要具备平衡功能、关节良好的活动度、能支撑身体体重70%以上的负重能力,三个因素缺一不可。龚主任还特别提醒,瘫痪病人不能动,决不能怎么顺手怎么搬,否则可能给病人带来二次伤害。

康复训练图解

家有康复病人,要配合5项工作1.清除障碍物,家庭环境改造成无障碍空间;2.家属督促,营造康复氛围;3.予以病人心理疏导与支持;4.为病人提供帮助性服务,而非替代;5.制作简易康复器具,并充分利用。医院接诊咨询舟山市定海区惠飞路号(惠民桥十六门电厂旁)长按下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zlyy/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