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患病病因 > 霍金去世,巨星陨落谨以此文缅怀霍金 >
霍金去世,巨星陨落谨以此文缅怀霍金
据多家媒体报道,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于3月14日去世,享年76岁。
霍金教授的孩子露西,罗伯特和蒂姆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亲爱的父亲今天去世了,我们深感痛心。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遗产将会一直流传。他勇敢、坚韧、辉煌、幽默激励了全世界的人们。他曾经说过,‘如果这个宇宙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园,那它就称不上宇宙。’我们会永远怀念他。”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WilliamHawking),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物理学家,现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20世纪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霍金毕业于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并获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攻读自然科学,用了很少时间而得到一等荣誉学位,随后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年,21岁的他不幸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即运动神经细胞病,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当时,医生曾诊断身患绝症的他只能活两年,可他一直坚强地活了下来。年,23岁时他取得了博士学位留在剑桥大学进行研究工作。至年任卢卡斯数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积定理,提出了黑洞蒸发理论和无边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和普朗克创立的量子力学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获得CH(英国荣誉勋爵)、CBE(大英帝国司令勋章)、FRS(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A(英国皇家艺术协会会员)等荣誉。年4月6日播出的热播美剧《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参与了客串。年为英国BBC录制纪录片《探索新地球》。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术有望逆转工业化对地球造成的一些危害,有助于消除疾病和贫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年11月,霍金预言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将变成“火球”。年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岁。
霍金过去曾在多个公开场合,发表对生命、人类、宇宙、人工智能核武等的看法。他常常探寻在宇宙的背景下,地球和人类所扮演的角色,在思考人类未来的基础上,探究我们探索太空、寻求其他潜在宜居星球的选择。黑洞
年,他发表了三篇重要论文指出,宇宙可能存在一种崭新种类的物体,称为原生黑洞,是在大爆炸的最早时刻经过高温与高压制成的微观黑洞,不论黑洞是怎样形成的,它只具有三种性质:质量、角动量、电荷。黑洞的事件视界表面面积永不会减少,两个黑洞合并后的表面面积不会小于原先两个表面面积之和,这一发现后来被命名为黑洞热力学第二定律。因为任何粒子都无法从黑洞表面逃逸出去,所以黑洞的质量只能增加,不能减少;又由于黑洞的事件视界表面面积是决定于它的质量,所以表面面积也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孤立系统自发地朝着热力学最大熵状态的方向演化。霍金认为,黑洞表面面积的增加很像熵的增加,不过这只是个类比。宇宙探索
关于宇宙的探索和倡导,他一直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对人类来说,或许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人口增长率是指数级的,即每年人口以相同比例增长,增长一数值约为1.9%。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这样的指数增长不能持续到下个千年。到年,世界将拥挤得「摩肩擦踵」,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这是岌岌可危的。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到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但是理由充分吗?难道留在地球上不是更好?在某种程度上,今天的情况就如同年前的欧洲。当时的人们很可能坚信,哥伦布的探险注定是徒劳无功。然而,新世界的发现,对旧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对于那些被剥夺权利地位、走投无路的人来说,新世界成为了他们的乌托邦。人类向太空的拓展,甚至将会产生更深远的影响,这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这不会解决地球上任何迫在眉睫的问题,但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眼下。当人类进入太空时,会有怎样的发现呢?会找到外星生命,还是发现人类终将在宇宙中踽踽独行?生命在地球上是自然而生的,是在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资源的高度契合。因此,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必定是可能的。即使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宇宙是无限的,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出现。不过,如果概率很低,那么出现生命的两个星球间的距离,可能将异常遥远。星际航行必然是一个长期的目标。他认为,人类作为独立的物种,已经存在了大约二百万年。我们的文明始于约一万年前,其发展一直在稳步加速。如果人类想要延续下一个一百万年,就必须大胆前行,涉足无前人所及之处。人工智能:
霍金曾经警告世人,强人工智能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发生的要么是最好的,要么是最坏的事情」,同时建议创立一个致力于研究未来人工智能的学术机构,并认为「这对人类的文明和生存的未来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的出现很可能会让人类受益,」他说。「当人类的思想被人工智能放大之后,很难想象我们将实现什么样的新成就。人工智能也许就是下一次技术革命的基石,我们将会消除上一次革命──工业革命对自然造成的破坏,同时一定会向着最终消灭疾病和贫穷的道路上前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将被改变。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的出现将是人类文明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
霍金的著作
霍金生前共出版了15本著作,其中以下四本最值得推荐:时间简史
年,霍金出版了“时间简史”,并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这本书籍让宇宙学开始在大众中流行,翔实阐述了宇宙起源、空间和时间、星系、黑洞等前沿话题。自从出版以来,《时间简史》已在全球销售了万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并破纪录地荣登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畅销书排行榜共计周。果壳中的宇宙
果壳中的宇宙出版于年,它通常被认为是”时间简史”的姊妹篇,霍金在书中讲述了现代物理学的历史和原理,并且更新了《时间简史》发布以后的理论发展。时间简史(普及版)
年,霍金创作了更易读的时间简史,它进一步简化了原作的核心概念,并且阐述了弦理论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这三本书与霍金自己的研究和论文一起,阐述了物理学家对科学圣杯的个人追求:一种统一的理论,可以将宇宙学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解释宇宙是如何开始的。霍金相信时间旅行是可能的,并且人类未来可能会在其他行星上殖民。大设计
年,霍金出版了《大设计》,反对宇宙是上帝创造的这一宗教信仰。霍金之前认为,对创造者的信仰可以与现代科学理论相容。然而,他的新作品得出的结论是,宇宙大爆炸的物理定律是必然结果,仅此而已。《大设计》是霍金在《时间简史》之后的最重要的著作,它凝结了霍金20多年来对科学和哲学的思考成果。
各位读者:科研小助手官方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