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上下楼梯下蹲时膝盖疼,应该休养还

膝关节起到类似于机械中的“轴承”作用,是承受身体重量的重要关节,同时较其他部位也更脆弱,即使不是运动损伤,随着时间积累也可能出现疼痛的情况,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老年人群体中膝关节问题往往高发”,特别是在做屈伸动作,如下蹲、上下楼梯时,膝关节处就会产生明显的酸痛感,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大腿肌肉、股内侧肌肉功能差,会导致膝盖疼

●大腿肌肉弱化

膝关节是由股骨与胫骨构成的,类似一个平台支撑膝盖进行活动,骨头周围则被肌肉、十字韧带、半月板等软组织包围,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实现灵活运作。

而老年人达到一定年纪后,肌肉、骨骼的调整能力会逐渐下降,特别在没有预先活动准备的情况下做快速下蹲或者上下楼梯等屈伸动作时很容易产生损伤。

大腿肌肉的强度,对降低膝关节问题出现率很有帮助。因为肌肉细胞强壮,才能维持活动时的兴奋度确保血液循环流畅,减少肌肉黏结、肌肉损伤的情况发生。

大腿肌肉力量大小由其维度决定,大腿肌肉收缩有力也能确保膝盖肌群的抗冲击性,也就是说大腿肌肉一旦出现萎缩或者弱化,膝盖的稳定性也会随之降低,所以,锻炼大腿肌能够起到分担膝关节压力的作用,防止所有重量全部集中在膝关节上,加速膝关节磨损而出现疼痛感。

●股内、外侧肌肉力量分布不均

髌骨的运动具有轨迹性,由髌股关节、股四头肌等组织构成一个相关联的系统,确保膝盖的稳定性,其中,股内侧肌、股外侧肌对髌骨移动的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股内外侧肌肉的力量分布不均,就容易出现髌骨错位,从而导致软骨被挤压摩擦,出现膝关节痛的情况。

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生活习惯是影响人体各肌肉群强度差异的重要引物,多数老人的股内侧肌肉群力量要小于股外侧肌肉群,这会加剧膝盖节做屈伸活动时的外翻倾向,导致整个髌骨肌群的稳定性变差,从而引发各种膝关节疾病。

因此平时运动的时候,刻意加强股内侧肌肉的锻炼,对减轻患者膝盖疼痛情况有一定作用。那么当膝盖出现疼痛时,该如何选择休息和运动时间呢?给大家两点建议:

上下楼、下蹲时膝盖疼,选择运动还是静养?

●特定动作疼痛需运动

对老年人来说,因膝关节退化引发炎症是很常见的,毕竟年龄增长的同事,伴随身体各项机能退化是大自然的规律,尤其对于生活工作中需频繁承重的人群,膝关节出现疼痛的机率也要更高。

膝关节不一定是疾病,也有可能是一种机能退化的表现,比如钝痛、隐痛,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后发生的酸麻,但活动一会儿痛感又会减退。

如果只是在上下楼梯、下蹲等特点动作时,才会出现膝关节疼痛的情况,其实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在日常锻炼中有意识的进行针对训练,就能起到一个很好的缓解作用,因为这种类型的膝盖痛,一般只是因为缺钙或者腿部肌肉缺乏锻炼引起的。

想要恢复膝盖机能强度,其实离不开长久的锻炼,因为它能能够舒展关节并增加肌肉力量,但是对于上了年纪朋友来说,长时间登山、快跑、举重这些较大强度的运动,是不适宜长期去做的,应尽量选择快走、骑行、抬腿等低损低强度的运动项目。

●疼痛已经影响生活需休养+治疗

如果膝盖疼痛已经超出身体承受范围,严重影响到日常的生活,建议及时服用止痛消炎的药物,避免出现膝盖二次损伤。但是很多老年患者对于服药怀有抗拒心理,其实只要在医生指引下服药并不会出现依赖等副作用,如果一直不愿意服用药物治疗,反而会加重关节炎症的程度,得不偿失。

服药的同时,建议增加营养摄入,放宽心态,静养身体,才有助于加快减轻膝盖疼痛的情况。

膝关节疼痛,如何平衡休养与运动

如果发现自己在上下楼梯或下蹲时出现膝盖疼痛,那么最好少做屈伸类运动,而选择低轻度的运动类型,这对于强化肌肉机能,缓解膝关节不适,起到休息和锻炼的双重作用;如果是肥胖患者出现膝盖痛,应优先调整饮食积极减重,,避减轻膝盖的承受压力,避免在运动中加重膝盖磨损;平站立或坐着时,要注意避免保持同一姿势过久,防止膝盖被“封锁”而导致僵硬。

运动方式可以选择慢走、广场舞、太极等无器械、低负重的云顶方式,这对加速下肢血液循环,锻炼关系肌肉群,缓解疼痛情况都十分有帮助。

在运动的过程中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贵在坚持切勿操之过急。主要锻炼目的还是以增强下肢肌肉为主,同时注意训练过后的拉伸放松,加速肌肉细胞重组恢复,达到预防膝盖疼痛的目的。对于症状比较严重的朋友,建议先进行休养,待炎症消除后,再逐渐进行运动。

老年人只在特定出现膝关节不适,并不需要太担忧,日常生活中多注意锻炼、保暖和补钙,都能起到一定缓解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zz/14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