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腰椎穿刺新高度,助力攻坚脊髓性肌萎缩

北京酒渣鼻医院地图 http://m.39.net/pf/a_8733714.html

近日,医院麻醉科团队助力脊髓性肌萎缩症(Spinalmuscularatrophy,SMA)多学科团队为2例伴复杂性脊柱侧弯的SMA成人患者顺利实施基因靶向药物的鞘内注射治疗。在麻醉科常务副主任齐峰、副主任王春玲和张丽教授的指导下,李东亮、李亮、金敏副主任医师,董平主治医师等麻醉科医师及王小清主管护师等麻醉护理团队为这2例患者定位穿刺入路并成功完成腰椎穿刺和鞘内药物注射。

SMA2型患者的脊柱三维重建,

显示复杂性脊柱侧弯畸形

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神经肌肉疾病,致病基因为5q13区域内的运动神经元生存(Survivalmotorneuron,SMN)基因,其中的代表药物是诺西那生注射液。诺西那生钠年2月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年底的医保谈判,曾经70万一支,纳入医保后3.3万元一支,使得SMA患者重燃了治疗的希望。然而该药物需要鞘内注射,SMA患者又往往伴有脊柱侧弯、椎体压缩、椎间隙变小、骨赘形成等畸形。椎体的移位、旋转、滑脱导致体表标志混乱、触摸不清,体表定位困难,大大增加腰穿的难度及风险,穿刺失败率极高。医院麻醉科团队迎难而上,借助超声的可视化优势获得椎管穿刺的相关解剖信息,顺利完成腰穿和鞘内药物注射,打开了SMA治疗的坚硬壁垒。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SAM患者将加入诺西那生钠的鞘内注射治疗队伍中,医院麻醉科团队将一如既往,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借助可视化超声或CT的引导,为SAM患者的鞘内治疗保驾护航。

作者:金敏

来源:麻醉科

文字编辑:尹璐

责任编辑:崔子昂

审核:刘艳

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zz/147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