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症状表现 > 知识宝典面部填充注射物并发症的处理 >
知识宝典面部填充注射物并发症的处理
点击进入“智美圈交流群”,专注美容整形
学习,从“智美圈”开始
填充剂是注射到体内能够增加容量的材料,通常是通过注射使用的,包括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石蜡和液体硅胶。虽然市场上绝大部分填充剂有良好的安全性,但它们是人工移植物,能够导致异物反应,偶尔仍会导致并发症。因为注射过程无法看到,所以医生不能够精确看到填充物置入的位置。对位注射透明质酸产品的求美者进行研究发现,并发症的发生率不足5%。多数并发症能够通过选择安全产品和正确使用来避免。虽然理论上来说填充剂可以注入身体各个部位,但每种填充剂都有不同的优缺点。例如,人类胶原蛋白和中分子透明质酸产品,如瑞蓝(Galderma)和乔雅登(Allergan),适用于菲薄皮肤区域来改善细皱纹;大分子填充剂,如羟基磷灰石钙和聚左旋乳酸,主要用于深部组织填充。
充分了解面部解剖结构,尤其是皮肤层次和血管,对于减少并发症非常重要。皮肤层次在不同解剖区域有所变化,根据填充剂类型也需要不同的注射技术。通常,人胶原蛋白置于真皮内,中等大小的透明质酸产品应被置入真皮深层,羟基磷灰石钙应被注射到真皮和皮下组织交界处,聚左旋乳酸和脂肪应被注射到皮下组织。因为眼睑、眶周和鼻背的皮肤较薄,在该区域注射时需要给予按摩,以免出现肿块、结节或肉芽肿。初学者可能会弄错填充剂置入的合适层次,往往置入过深,使填充效果不明显。
总的来说,面部血管网络丰富,易于发生瘀血、血肿或栓塞等相关并发症。眉间和鼻唇沟区域被认为是注射的高风险区域,与严重并发症相关,包括血管栓塞导致皮肤坏死。滑车上动脉和鼻外侧动脉在填充剂作用下易于形成栓塞(图31.1)。用大分子填充剂填充下颌时,如果一次注射量过多,可能因为挤压血管引起血管损伤。
图31.1眉间和鼻唇沟区域注射填充剂后,出现皮肤坏死。眉间和鼻唇沟区域被认为是注射的高风险区域。滑车上动脉和鼻外侧动脉的栓塞分别引起(a)眉间、(b)鼻尖坏死
对何种操作最方便、并发症最少,还存在争议。连续穿刺技术易于进行控制,但可能导致不平整。直线穿刺技术需要更多经验,在特定区域可能导致注射过量。有报道称即使技术熟练,扇形注射技术仍有增加出血的可能。
并发症及其处理处理并发症的最佳方法是通过选择合适技术和填充剂类型来预防,以获得持久的优良结果,避免不良结果。在实际注射前,标记解剖位点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
早期1、轻微并发症
瘀血是填充物注射的常见并发症,是由针管引起的血管损伤造成的。所有求美者应该被告知在注射前1周不能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注射应避免刺入肌肉层。注射点用酒精棉签消毒,操作应在有合适亮度的房间进行。注射完毕后用冰袋冷敷以减少血肿发生。使用特殊针头或套管也能够减少血管损伤(图31.2)。如果发生出血,用纱布按压注射点几分钟有助于避免血肿形成。通常血肿是暂时的,并不影响最终治疗效果。注射后数天内血肿处会逐渐变黄,多数案例在10天后会逐渐消退。
图31.2注射填充剂使用的套管针,在面部注射填充剂推荐使用细钝针,而不是锐利的尖针
偶尔有人对填充剂成分过敏,主要症状是疼痛和红疹,伴瘙痒和发热[]。多数求美者的症状会在2~3天后缓解。对于症状严重的案例,糖皮质激素和热敷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激光治疗可用于有长时间红疹时。
2、严重并发症
填充剂注射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失明和皮肤坏死。血管损伤可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因素造成的两种。血管内栓塞虽少见,但将会导致灾难性的结果。血管外原因包括过量注射后造成的外周静脉压迫,填充剂成分造成的水肿和炎症反应。
3、动脉栓塞
动脉栓塞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其结果是毁灭性的。填充剂注射后的失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眼部由于存在脂肪间隔和支持韧带,往往需要多点注射,可能比其他部位的风险更高。鼻、唇和额颞单元有易于穿刺的粗大动脉,如面动脉、颞浅动脉,因此这些部位也是危险区域。健康的皮肤有丰富的动脉吻合,因此年轻求美者发生失明的风险更高。
图31.3面动脉的迁曲走行。面动脉沿鼻唇沟走行,与降鼻动脉在鼻尖上部区域相互吻合
面动脉沿着鼻唇沟迂曲走行(图31.3),计划通过注射来改善明显的鼻唇沟时就会产生危险。颗浅动脉额支发出降支,与眼动脉发出的眶上和滑车上动脉相吻合。为了避免发生栓塞,推荐使用小口径针头,配合0.5~1mL小注射器,这样注射压力更低。注射时针尖需要持续前后移动,因为大部分并发症发生于在静止状态下用高压推注填充剂。应避免在已受损的区域注射,如挫伤或眼睑成形术的区域。在颞部注射填充剂时,由于额骨骨性曲线的存在,针尖会从深层注射平面偏离,刺入颞浅动脉额支。因此,注射时需要注意不要偏离正确的层次。近来有证据指出,在眶周内侧存在眼动脉和面动脉系统的吻合[21。基于此观点,作者提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即注射时按压双侧眶周的内侧拐角,随后立即松开。这一方法可使吻合通路暂时关闭(图31.4)。
图31.4通过按压临时关闭吻合通路。关闭眼动脉和其他面动脉分支之间的吻合通路,以避免栓塞导致失明。在(a)鼻唇沟区域和(b)眉上缘注射填充剂时,用示指和中指按压鼻根上端的睡缘
没有助手帮忙时,可以在注射过程中用非优势手绷紧皮肤,在注射点和眼睛之间的中央动脉的走行区按压,能使腔内压力足以阻止将填充剂无意中注入重要动脉。按压的目标区域是嘴角、上鼻唇沟、鼻翼沟、鼻部侧面、内眦、鼻眶缘上部和眉间。用示指和中指与拇指协助,使注射区域皮肤能够绷紧固定。
如果求美者主诉突然眼部疼痛或视力下降,应该立即停止注射,联系眼科医师检查视力和眼底。
治疗目的是快速恢复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灌注。建议在60~90分钟内眼球后注射2~4mL(-U/mL)透明质酸酶。这可能是最有效的选择,能溶解血管内的透明质酸。眼部按摩(重复按压眼球10~15秒,间隔3~5分钟)可能降低眼内压,增加小动脉血流,可能使视网膜血管的栓子向外周移动。静脉滴注甘露醇和利尿剂(mg乙酰唑胺)可能增加视网膜血管血流并迅速降低眼内压。局部和静脉应用抗生素,可以尝试配合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甲强龙1g/d,静脉连续用3天,配合口服逐渐减量)。事实上,目前对于视网膜动脉栓塞没有安全、可行和可靠的治疗方法,但理论上应尽快治疗以提高恢复的概率。鼻部注射填充剂也是导致动脉栓塞的主要原因。
图31.5外鼻的动脉供应。鼻背动脉沿着鼻背部走行,与中线相距3mm。鼻背动脉与眼动脉、滑车下动脉和内眦动脉互相吻合,通过吻合血管广泛蔓延的栓塞表现为地图样皮肤坏死
鼻背动脉沿着鼻背部走行,与中线相距3mm(图31.5),是位置相对固定的血管。如果针尖刺入的方向与血管平行,就是相对安全的。鼻背动脉与眼动脉、滑车下动脉和内眦动脉互相吻合,通过吻合血管广泛蔓延的栓塞表现为地图样皮肤坏死。
图31.6填充剂注射导致的动脉栓塞。缺血部位在几小时内发生水肿,随后因为静脉瘀血出现紫色斑点。24小时后,多处溃疡性病变逐渐加重,伴有结痂和红斑,几天后出现坏死组织脱落。(a)注射前。(b)注射后4小时。(c)注射后1天。(d)注射后3天
如果怀疑发生动脉栓塞,需要根据动脉栓塞的治疗流程及时处理。一旦填充剂注入动脉,求美者会立即感到剧烈疼痛,可能主诉说从注射点传来疼痛感。血管发生栓塞后,该血管供血的区域因缺血而变得苍白。缺血部位在几小时内会出现水肿,不久后因为静脉瘀血出现紫色斑点。24小时后,多处溃疡性病变逐渐加重,伴有结痂和红斑,几天后出现坏死组织脱落(图31.6)。坏死区域逐渐愈合,最后收缩形成瘢痕(图31.7)。
图31.7鼻部注射填充剂后导致皮肤挛缩。(a)动脉内注入填充剂后,治疗延迟,虽然接受了高压氧治疗,皮肤坏死仍然进展。(b,c)2个月后,虽然皮肤坏死区域缩小,但是右鼻翼仍然轻微挛缩
为了防止该并发症,注射时针尖必须位于中线,避免刺入鼻背动脉。如果需要将填充剂注入鼻背一侧,如歪鼻修复,针移动的方向不能与血管方向平行。针于中线刺入后,针尖需要向侧方移动。因为鼻背动脉位于浅表脂肪层和SMAS之间,填充物应注射到脂肪深层,以避免鼻背动脉的栓塞。注射前回抽、注射填充剂时回撤针管是实现安全注射的技巧。使用钝套管也能降低穿入血管的概率,并推荐注射技术不熟练的医师使用。
图31.8填充剂栓塞后使用透明质酸酶治疗。一名女性求美者在两侧鼻唇沟区域注射透明质酸填充剂后,立刻出现烧灼和疼痛感。1天后接受填充剂回抽和注射透明质酸酶。(a)右面颊和鼻背出现红肿。(b)红肿于1周内逐渐消退
如果求美者主诉剧烈疼痛,在填充剂注射过程中观察到血管分布区域皮肤变白,应立刻终止注射,尽可能多地回抽出填充剂。如果已经注入透明质酸填充剂,建议在病变部位注射透明质酸酶(图31.8)。发生血管并发症时,注射透明质酸酶的最佳时间尚未明确,但是明智的做法是尽快、大剂量使用透明质酸酶(至少U)。部分专家建议用盐水稀释以促进弥散或用利多卡因促进血管扩张。如在60分钟内没有观察到改善,建议再次注射透明质酸酶。有实验研究显示,IU的透明质酸酶与交联HA相互作用,24小时后的降解率是50%,主要取决于透明质酸酶的量。近来,有证据指出,将透明质酸酶注入皮下层会扩散到阻塞的血管,降解HA填充剂,以防止动脉内注射HA引起的坏死。低分子肝素能够减少栓塞,但在门诊可能很难获取和使用。为缺血部位提供充足的氧供非常重要。热敷、轻柔按摩、2%硝酸甘油贴剂能舒张血管。注射前列腺素E,可以舒张血管和阻止血小板聚集,建议剂量是10mg/d,使用3~7天。有皮肤脱屑、脓疱时,应使用合适的敷料湿敷以加速伤口愈合,使用抗生素以防止继发感染。
用高压氧治疗也有效,可提高细胞含氧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缺血组织存活。不同术者的观点不同,推荐每天接受两次90分钟、0.2MPa、%氧浓度的治疗,疗程7~30天。这样可使动脉血氧含量增加超过20%。
4、静脉瘀血
过量填充剂引起静脉压迫,进而导致的皮肤坏死比动脉栓塞导致的皮肤坏死更常见。开始时,过量的填充剂压迫注射区的动脉和静脉,该区域皮肤苍白,求美者感到剧烈疼痛。与动脉性压迫能够通过压力升高和侧支循环实现重新灌注不同,静脉瘀血往往是永久性的。因此,求美者感到持续钝痛,24小时后皮肤变为深紫色,出现脱屑或脓疱。明确的皮肤坏死迹象包括逐渐形成结痂,以伤口愈合的形式逐渐恢复(图31.9)。
图31.9注射填充剂导致静脉瘀血。随着静脉瘀血逐渐进展,24小时后皮肤变为深紫色,出现脱屑或脓疱。随着时间,明确的皮肤坏死迹象包括逐渐形成结痂,以伤口愈合的形式逐渐恢复
单次小剂量注射时应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