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症状表现 > 不跑步,每天走路就能锻炼到身体吗运动康 >
不跑步,每天走路就能锻炼到身体吗运动康
当然能!不要小看“走路”这一运动。
相比于不运动,每天走路是可以锻炼到身体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
据一项针对位65岁以上的成年人研究,步行6个月能够增加肌肉质量,提升肌肉力量。对于本身肌肉质量低,肌肉流失多,肌肉萎缩明显的人,步行带来的效果会更明显。
而且,对于因疾病无法进行慢跑等中高强度运动的人,走路是一项很好的运动。
它既能够维持身体一定活动量,也不会给身体带来过多负荷。也因此,在一些腰突微创术后,医务人员往往建议大家在可承受范围内慢慢进行“走路”活动,而不是躺上3-4个月让肌肉慢慢萎缩。
为什么有些人会越走膝盖越疼?虽然说走路属于低负荷的运动,但是对于具有关节等疾病的人,长时间走路带来的压力可能超出关节承受范围,以至产生疼痛。
这并不能说明“走路是一种错误的方式”,而是“走路可能不适合自己”。
对此,可以避开一些关节直接承担体重的运动,选择一些更为低负荷的动作,例如仰卧位抬腿,或者改为水中步行。
另外,对于健康人群,走路会是一种“高时间成本”的运动。如果你为了减肥去走路,那么你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会消耗足够的卡路里(一种热量单位)。
举个例子,一位55公斤的朋友,慢走60分钟,可以消耗卡路里;但是改为慢跑(速度12min/mile)60分钟,可以消耗卡路里,约为慢走的2.6倍多。
这样对比起来,对于健康人群减肥,走路(尤其是慢走)会是一种高时间成本的运动。
如果你是为了增肌去走路,增肌效果可能很少很少。因为对于健康人群,走路属于一种低负荷的运动,很难给肌肉施加阻力,比不上更加针对肌肉的抗阻运动。
总结总的来说,对于肌肉萎缩,肌肉流失速度快的老年人,或者无法进行高强度运动的朋友来说,每天花费一些时间走路是能够锻炼身体的。也可以通过调整走路速度(如快走),在斜坡上走路等逐步增加难度。
但对于健康人群,通过慢跑、抗阻训练等具有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身体会比“每天走路”效率更高。
更多运动健康内容,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