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检查诊断 > 跟腱康复中必须面对的难题废用性肌肉萎缩 >
跟腱康复中必须面对的难题废用性肌肉萎缩
上周末,不幸遭遇了一次春季流感,高烧39.4°C,一直卧床休息了四天,才下地活动,浑身的肌肉、关节酸痛,双腿软绵绵的打晃。不由得想起当年手术后卧床的经历。借此刻的感想,提醒正在养伤期间的断友们高度重视我们在康复中要面对的最大难题——废用性肌肉萎缩。
肌肉要想维持它的功能和形态,也就是力量的大小和体积,就必须经常给予运动刺激。如果48-72小时没有重复上一次的运动刺激,那么力量就不能维持在上次练习的水平了。换句好理解的话就是:只要两三天没有练习,肌肉的力量就会下降,不能保持原来的状态。
所以,对于跟腱受伤的断友来说,我们绝不应该长期卧床“养伤”,因为下肢没有走路这种刺激,即便是好腿也会细得惨不忍睹!
前面我们曾经讨论过肌肉萎缩的三种类型和预防措施,但是从文章的阅读量来看,大家还是没有对跟腱损伤后肌肉萎缩的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
所谓废用,就是停止不用,就是肌肉不收缩了(或者收缩得太少,强度太弱)。在正常状态下,我们每天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就可以维持肌肉的基础力量。但是在手术和伤病之后,不可能马上活蹦乱跳,必须有一定的制动保护,组织才能生长愈合。跟腱术后至少有四周的石膏期,肢体肌肉的活动就减少了,甚至是停止了。这就是所谓的制动,或者是部分制动造成的肌肉废用。
我们知道肌肉不运动肌力就会减弱,所以制动废用之后,肌肉就会萎缩,不论是功能上还是形态上都会下降,这也就是废用性肌肉萎缩。因为当肢体制动之后,肌肉的主动收缩减少甚至是停止,反射引起的肌肉收缩也大大减少,神经的运动冲动减少,肌肉的代谢就会异常,分解大于合成,肌肉就会萎缩,不但力量变小,体积也会变小。
废用性肌肉萎缩的病理改变不仅仅是表现在肌肉中的氧化酶活性降低、肌纤维活动能力下降(这个肉眼看不见),还表现在肌纤维的横截面积缩小(这个就是我们看到的肌肉块变小,肢体的围度变细了),还有肌纤维在纵向上的挛缩,这会影响肌肉的延展性,肌肉的弹性就变差了。于是肌肉最重要的功能,也就是包括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在内的肌力,就会大幅度地下降。
万幸的是,废用性肌肉萎缩是可逆的(太严重的也不可以,肌肉纤维化之后就没有可训练性了!所以肌肉萎缩不能等,要尽早开始康复练习!),经过适时适度的康复功能练习是可以恢复肌肉的力量和形态的。但是肌肉萎缩发生得很快,恢复起来很缓慢。(曾经测量过接近名膝关节手术的患者,手术后的第1个星期里,大腿的围度就下降了1-2厘米!),有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健康人的下肢,只要固定天,肌纤维的直径就会减小42%,那可是腿细了一半啊!恢复起来就没有萎缩这么容易了,有理论认为需要3倍的萎缩时间,就是说如果受伤手术到恢复中等以上强度的练习用了1个月,完全恢复肌肉的力量就要练习3个月。
所以希望“养伤”期间的断友们,要高度重视肌肉萎缩的问题,而不是天天担心跟腱是否连接上的问题——那叫杞人忧天!石膏期认真做好四方向抬腿和静力收缩等项目,拆掉石膏后按要求做好大小腿肌肉力量恢复的锻炼。
浩天康复工作室预约电话
《跟腱损伤康复专业指导群》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