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检查诊断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医护理系列之肌肉跳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中医护理系列之肌肉跳
肌肉跳动俗称肌跳,属于祖国医学“筋惕肉瞤”范畴,首见于《伤寒论》,是运动神经元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临床上认为其病机是:劳倦体伤,后天失养,气血亏耗,奇经不得充盈而亏虚,不能灌溉十二正经,元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络脉瘀阻,筋脉失养,则肌肉跳动。护理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以修身养性、流畅络气为原则,除了局部的热敷、局部的按摩,心理的放松,睡眠的改善以外,专门制定了颈项躯干四肢按摩操来缓解患者的肉跳。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找正规专业的中医按摩师来为病人按摩。如果在家里为病人按摩,也需要向医师学习后,在为病人按摩。
1.颈项按摩:手掌自后颈慢慢按摩至前颈,中指尖点天突穴,左右手交替各做10次。
2.按摩腹肋:双掌根紧按双侧腋下胁肋,自后向前按摩10次。然后左掌叠右掌上,按揉上腹心窝部10次,继按顺时针方向向左上腹推进,而后依次达左下腹、小腹、右下腹,回到心窝部,如此1~3遍。
3.搓腰揉肾:双手虎口放双侧腰眼穴,用力旋揉36次。然后双手上移至双侧肾俞穴,左右扭动腰部,自上而下按揉10次,共1~3遍。
4.拍打经络:先用右掌拍打头顶10次,继用双掌随身体左右摆动左右交替依次拍打肩颈、上臂、前臂、胸背、腰腹、左右大腿、左右小腿,共1~3遍。
5.全身拍打:用拳或掌在丹田、腹部、胸部、腰部、肩部、头部做轻松而富有弹性的拍打。
6.按压奇经:敲打命门,双手握拳,通过自由转腰时,用双拳轮换敲打前后同侧命门。
7.搓手浴面:双手合掌胸前,相互摩擦至热,然后快速分开,上下摩擦面部(包括眼、耳、口、鼻)。
8.摩掌熨目:双手掌相互搓热后,覆盖双眼,闭目熨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