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疾病危害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
腰酸背痛?腰肌酸软?下肢无力?走路时间长身体吃不消?可能是得了76.3%的国人都有的顽疾——腰间盘突出。
每日一考(正确答案及详解见文末)
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体征中,最有意义的是()
A.腰部活动受限
B.压痛和骶棘肌挛缩
C.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D.腰椎侧突
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指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所产生的临床症候群。
以往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被认为与运动或劳动不当造成的腰椎间盘损伤密切相关高发人群为中老年。然而,医院近日对近一年收治的余名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的调查统计资料显示,因静坐不动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占总数的50.6%,其中3/4为15至35岁的年轻人,腰间盘突出开始盯上年轻人。
发病原因腰椎间盘突出和脱出是两种程度
1.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基本因素
髓核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含水量的降低,并可因失水引起椎节失稳、松动等小范围的病理改变;纤维环的退变主要表现为坚韧程度的降低。
2.损伤
长期反复的外力造成轻微损害,加重了退变的程度。
3.椎间盘自身解剖因素的弱点
椎间盘在成年之后逐渐缺乏血液循环,修复能力差。在此基础上,椎间盘所承受压力突然升高即可能使弹性较差的髓核穿过已变得不太坚韧的纤维环,造成髓核突出。
4.诱发因素
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某种可诱发椎间隙压力突然升高的因素可致髓核突出。常见的诱发因素有增加腹压、腰姿不正、突然负重、妊娠、受寒和受潮等。
5.此外还有遗传因素、腰骶先天异常等因素。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
腰痛、下肢放射痛、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神经系统反射改变对受累神经的定位意义较大。
其他症状1、根据受累脊神经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现该神经支配区感觉异常。阳性率达80%以上。早期多表现为皮肤感觉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2、70%~75%患者出现肌力下降,腰5神经根受累时,踝及趾背伸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累时,趾及足跖屈力下降。
诊断依据
1、症状:患者口述症状符合上述临床表现。
2、体征:有坐骨神经受压的体征,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动受限,腰椎侧凸,肌力下降。
3、影像学检查:有明显的腰椎间盘突出,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
影像学检查1、腰椎X线平片
单纯X线平片不能直接反应是否存在椎间盘突出,但X线片上有时可见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增生等退行性改变,是一种间接的提示,部分患者可以有脊柱偏斜、脊柱侧凸。此外,X线平片可以发现有无结核、肿瘤等骨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腰椎侧弯的×光表现
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常会有腰部的侧弯,这种腰椎的一种保护性现象,当经过治疗以后,这种现象可以不治自愈。
2、CT检查
可较清楚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大小、形态和神经根、硬脊膜囊受压移位的情况,同时可显示椎板及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肥大、椎管及侧隐窝狭窄等情况,对本病有较大的诊断价值,目前已普遍采用。
3.磁共振(MRI)检查
MRI无放射性损害,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MRI可以全面地观察腰椎间盘是否病变,并通过不同层面的矢状面影像及所累及椎间盘的横切位影像,清晰地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及其与硬膜囊、神经根等周围组织的关系,另外可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但对于突出的椎间盘是否钙化的显示不如CT检查。
侧面MRI的展示
椎间盘突出的CT、MRI
a.腰4-5椎间盘平面CT横断扫描示椎体后侧偏左弧形较高密度软组织块影突入椎管(↑),其内见钙化影;
b、c.为另一病历的MRIT2WI,示腰4-5椎间盘向后突入椎管(b,↑)并压迫脊膜囊(c,↑)
中央型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管中部,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和硬膜囊形成压迫,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物位于椎管内一侧,未超过椎间孔内口,主要对硬膜外脂肪间隙、硬膜囊和神经根才会形成压迫。
4.其他
电生理检查(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与诱发电位)可协助确定神经损害的范围及程度,观察治疗效果。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排除一些疾病,起到鉴别诊断作用,但不是诊断的首选。
注意:对典型病例的诊断,结合病史、查体和影像学检查,一般多无困难,尤其是在CT与磁共振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仅有CT、MRI表现而无临床症状,不应诊断本病。
如何治疗1、非手术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数病人可以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或治愈。
(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床休息,强调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佩戴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持物动作。此方法简单有效,但较难坚持。缓解后,应加强腰背肌锻炼,以减少复发的几率。
(2)牵引治疗采用骨盆牵引,可以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3)理疗和推拿、按摩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注意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应慎重。
(4)支持治疗可尝试使用硫酸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进行支持治疗。
(5)皮质激素硬膜外注射
(6)髓核化学溶解法
腰部保护姿势图,生活中要多多注意
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
①年轻、初次发作或病程较短者;
②症状较轻,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者;
③影像学检查无明显椎管狭窄。
2、经皮髓核切吸术/髓核激光气化术
通过特殊器械在X线监视下进入椎间隙,将部分髓核绞碎吸出或激光气化,从而减轻椎间盘内压力达到缓解症状目的,适合于膨出或轻度突出的病人,不适合于合并侧隐窝狭窄或者已有明显突出的患者及髓核已脱入椎管内者。
3、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征①病史超过三个月,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或保守治疗有效,但经常复发且疼痛较重者;②首次发作,但疼痛剧烈,尤以下肢症状明显,患者难以行动和入眠,处于强迫体位者;③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表现;④出现单根神经根麻痹,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⑤合并椎管狭窄者。
(2)手术方法经后路腰背部切口,部分椎板和关节突切除,或经椎板间隙行椎间盘切除。中央型椎间盘突出,行椎板切除后,经硬脊膜外或硬脊膜内椎间盘切除。合并腰椎不稳、腰椎管狭窄者,需要同时行脊柱融合术。
声明:腰间盘突出的具体诊断结果以检查报告为主,后期的康复治疗方案以主治医生的医嘱为主哦~
希望各位老师能在留言区写下您的见解,方便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我们会精选优质的留言放入评论区,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如何确定患者有半月板损伤?
如何判断患者是否骨折?
脊髓损伤的诊断要点及后期的康复治疗
如何让冻结肩不再“冻结”?,从诊断到康复的详细总结与建议
四肢常见骨折分类与影像鉴别分析
▼
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支持让患者得其医,让医者得其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