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原来我不懂
说到骨科外固定,和生活息息相关谈不上,但起码自己或周遭的亲朋好友多多少少经历过外固定的治疗,就外固定本身而言,的确还有许多值得人们深入挖掘的东西,如各种外固定的材料、时下聚焦的儿童青少年领域、术后的外固定辅助治疗等方面,接下来就为大家作逐一的剖析。
●历史与发展:骨折固定材料的演进
根据历史记载,石膏用于骨折固定可追述自千年之前,早在公元前年,阿拉伯人就已经相信它们能被运用到医疗外固定中,当时是将石膏粉(硫酸钙)加上水混合后,加上模子用以固定骨折[图1]。
当今使用的缠绕式石膏绷带的前身[图2],是荷兰军医AntoniusMathijsen[图3]于年发明,他将石膏粉涂抹于纱布上加水使之硬化后固定骨折[图4]。直至年人类登陆月球之际,缠绕式石膏绷带仍是惟一用于骨折外固定材料。而医师患者也对缠绕式石膏绷带的笨重、闷热、难照顾习以为常。
此情形于年3M公司推出新式树脂玻璃纤维绷带[图5]后,逐渐颠覆了传统石膏绷带的观念。第一代树脂玻璃纤维绷带必须用紫外线灯照射后硬化达到固定效果;第二代则以水作为催化剂达到硬化效果;第三代树脂玻璃纤维绷带则让表面更为平滑操作更为便利。
对于临床患者来说,高分子绷带较传统石膏更轻,更容易使用。特别是儿童患者,如使用软性高分子绷带,在拆除时仅需使用绷带剪或用剥果皮方式移除,不用电锯,有效减少医师与患者的压力。软性高分子绷带另一特色就是提供部分可控的活动度,降低固定后产生关节僵硬与肌肉萎缩的风险,若搭配趋水袜套,可无忧无虑地洗澡是其最特别之处。
外固定材料的更新换代为医师提供了更为便利有效的治疗方式,而儿童骨科作为有别于一般骨科的特殊群体,亦在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