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疾病危害 > 注射胰岛素血糖不达标或许方法不对 >
注射胰岛素血糖不达标或许方法不对
胰岛素可增加葡萄糖的利用,能加速葡萄糖的无氧酵解和有氧氧化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合成和贮存,并能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控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因而能使血糖降低。
血糖不达标?胰岛素的应用不在少数,胰岛素的种类多样,临床上可大致分以下5种类别:
胰岛素的适应症
1.1型糖尿病人(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由于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胰岛分泌绝对不足,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来治疗以维持生命和生活。
2.口服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人(非胰岛素依赖性)长期服用多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测定胰岛素分泌水平很低,提示自身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者。
3.妊娠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妇女,妊娠期、分娩前后、哺乳期,如血糖不能单用饮食控制达到要求目标值时,需要胰岛素治疗,禁用口服降糖药。
4.糖尿病人合并任何原因的慢性肝、肾功能不全者,及其他原因(如口服降糖药过敏者)不能接受口服降糖药治疗者。
5.部分其他类型糖尿病人,尤其是垂体性来源的肿瘤、胰腺病变、β细胞功能缺陷致病者。
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由于多数患者在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和轮换、注射方法等方面存在误区,严重阻碍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据统计,胰岛素治疗后3个月及6个月的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6.2%及39.9%。
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不容乐观:有83.2%的患者重复使用注射笔用针头,其中重复使用超过10次以上的患者高达25.7%,针头重复使用可能造成包括感染、炎症和脂肪增生等并发症。此外,一些患者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该部位皮下脂肪增生,降低药物吸收效率,延长吸收时间,不利于血糖控制。
怎样才是正确的注射方法?
1、先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1)根据使用的胰岛素种类选择相应的注射部位。即“使用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的胰岛素时,优先考虑的注射部位是腹部。对于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最合适的注射部位是臀部或大腿”。
(2)定期检查注射部位。即“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判断并避开出现疼痛、皮肤凹陷、皮肤硬结、出血、淤斑、感染的部位。如果发现皮肤硬结,请确认出现硬结的部位及硬结大小,避开硬结进行注射”。
(3)定期轮换注射部位。即“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如医生推荐您每天早晨注射的部位是腹部,就应该一直选择在腹部注射,不要随意更换到其他部位)。每周按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如大腿注射可以一周打左边,一周打右边)。每次注射点应与上次注射点至少相距1厘米。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注射点”。
2、胰岛素的注射方法及技巧(1)选择好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消毒注射部位皮肤。
(2)注射时用一只手轻轻捏起注射部位2~3厘米宽的皮肤,并引起轻微疼痛,另一手握胰岛素注射器,将针头以45°~90°角快速刺入注射部位,推注药液,然后放松提起的皮肤。体瘦者和儿童以45°角进针注射,体胖者以90°角注射。
(3)注射后迅速拔出针头,拔针时不能改变方向,用干净棉球压迫注射部位5~8秒,但不要揉。整个注射过程,保持肌肉放松。若单次注射剂量大于40u,分两次注射在同一部位注射最好间隔1月以上。
3、胰岛素的存储未开封的胰岛素(包括瓶装胰岛素、胰岛素笔芯和胰岛素特充注射笔)应储藏在2°C~8°C的环境中,避免冷冻和阳光直射,防止反复震荡。研究表明,已开封的胰岛素可室温保存,在28天内使用是无菌的,但在抽取胰岛素之前,先确认是否存在结晶体、浮游物或者颜色变化等异常现象。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药物效价呈下降趋势。医院温馨提示
1.注意胰岛素的剂型、剂量,抽药时量要准确;
2.注射部位要用75%酒精消毒,经常更换,以防局部组织硬化,脂肪萎缩,使胰岛素吸收不良或影响治疗效果.
3.短效胰岛素餐前30分钟注射,应按时定量进食;
4.注意观察不良反应:低血糖反应、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悸、多汗、饥饿甚至昏迷等低血糖反应,应立即测血糖,患者有吞咽动作的迅速给予碳水化合物食物或糖水,必要时静脉注射50%葡萄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