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患病病因 > 得了腰间盘突出应该长期静养吗 >
得了腰间盘突出应该长期静养吗
有很多这样的朋友,
患腰间盘突出后,
因担忧和恐惧,
于是选择在家卧床静养,
一个月都不敢怎么动。
但是腰突患者应该长期静养吗?
卧床“静养”又会导致哪些问题呢?
一.长期卧床“静养”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人体肌肉系统需要一定程度的运动量才能保持健壮,胳膊和腿上的肌肉如此,颈椎、腰椎两旁的椎旁肌也是如此。
1、科学研究证实,肌肉在完全“静养”状态之下,持续14天就会产生肉眼可见的萎缩,专业名称叫作废用性肌萎缩。
比如一条腿骨折后通常会打石膏做外固定,打石膏的腿因处于完全“静养”状态,如果不注意肌肉锻炼或者锻炼量不足,拆除石膏时就会发现小腿肚会明显比另一侧小腿细一大圈儿,这就是小腿肌肉发生了废用性肌萎缩。
2、长时间的不活动,腰椎周边的软组织,比如韧带和肌腱也会失去灵活性,会加重椎体的不稳。
3、我们的椎间盘组织是像海绵一样充满液体的,如果长时间的不活动,我们椎体的椎间盘会失去营养,变干、变僵硬。因此错误的“静养”不仅缓解不了疼痛,还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的加重。
二、锻炼太少还会导致骨质疏松长期静养不仅会导致肌肉萎缩,骨骼的骨密度也会慢慢降低,还有可能发展到骨质疏松。
衡量人体骨质健康的一个指标是骨密度,即骨骼中骨量的多少。持续的负重(应力)刺激,可以帮助骨骼保持一定的骨量水平。反之,缺少了应力刺激,骨量就会持续丢失,继而发生骨质疏松或加重原有的骨质疏松。
日常生活中,我们迈出的每一步、每一次提拿重物、每一次起身都能让骨骼受到一定的应力刺激,跑步、打球等运动中受到的应力刺激更大,但持续卧床“静养”时,骨骼受到的应力刺激就会大大减小。所以,经常锻炼的人,骨骼通常能够维持较高的骨密度,而长期“静养”的人骨密度则会慢慢降低。
三.
腰疼的人如何运动?运动可以增强骨密度、强健体魄,有益身体健康。急性期后,若症状发生好转,则不建议再卧床休息,要开始正常的日常活动和循序渐进的锻炼。
翻书动作,锻炼胸椎旋转灵活性
起始姿势是侧卧位,双手抱头,屈髋屈膝。然后上半身向左和向右反转,活动胸椎。骨盆一定要保持不动。
麦肯基疗法伸展腰椎,减轻腰间盘压力
上肢撑起身体,腰部不发力,腰椎伸展。骨盆不要抬离床面。每次保持30秒—60秒,做四次。
拉伸臀大肌
感受臀部拉伸,每次保持30秒,做2次。
注意,无论是何种锻炼,都一定要循序渐进,正确操作,以免在运动过程中造成其他身体损伤。
医院电子宣传册
综合内科
外科
肿瘤科
中医科
康复科
体检
医疗专护
养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