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颈部神经
颈神经C1~8,分前支(脊神经前支),其中C1~4组成颈丛,C5~8及胸1大部分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后支(脊神经后支)。
1颈神经后支除第1颈神经外,其他颈神经后支均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所有颈神经后支都支配肌肉,而分布至皮肤的仅第2~5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1.第1颈神经后支,又称枕下神经,一般较前支粗大。经寰椎后弓上方和椎动脉下方向后进入枕下三角。分布于该区的肌肉(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和头半棘肌)。此外,第1颈神经还发出一细支穿头下斜肌或经该肌表面,与第2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联合。枕下神经一般属运动性,但偶尔发出皮支与枕动脉伴行,分布至枕部的皮肤。
2.第2颈神经后支是脊神经后支中最大的一支,也比相应的前支粗大得多。该支在寰椎后弓和枢椎板之间后行,于头下斜肌下方穿出,并发出肌支支配该肌。与第1颈神经后支交通后分为较小的外侧支和较大的内侧支。内侧支为枕大神经,在头下斜肌和头半棘肌之间上升,穿头半棘肌及斜方肌腱,与第3颈神经后内侧支发出的细支联合后,在枕区与枕动脉伴行,其分支与枕小神经相联合后分布至颅顶部的皮肤及头半棘肌,有时也发出分支到耳廓后上部的皮肤。
当枕大神经穿经颈部伸肌附着处发生病变时,或者当1、2颈椎椎间关节炎累及第2颈神经后内侧支时,常引起枕大神经分布区疼痛和感觉异常的综合征,称枕大神经痛。也会发生枕大神经卡压,请参考: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3.第3颈神经后支较该神经的前支小,由脊神经发出后,绕第3颈椎的关节突向后,穿横突间肌内侧,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内侧支行于头半棘肌和颈半棘肌之间,穿夹肌和斜方肌后终止于皮肤。当其在斜方肌深面时,发出一支穿斜方肌,终于枕下区的皮肤,该支被称为第3枕神经。第3枕神经行走在枕大神经的内侧并与其有交通支相连。有时后内侧支可与第2颈神经后内侧支及枕下神经连接,在头半棘肌下方,形成颈后神经丛。外侧支为肌支,常与第2颈神经后外侧支相连。
4.第4至第8颈神经后支,它们均绕相应的椎间关节向后,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第4、5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行于颈半棘肌和头半棘肌之间,至棘突附近穿夹肌和斜方肌,终于皮肤,有时第5对颈神经后内侧支不到达皮肤。第6、7、8颈神经的后内侧支较小,不到达皮肤,分布于颈半棘肌、头半棘肌、多裂肌和棘突间肌。它们的后外侧支均为肌支,分布于颈髂肋肌、头最长肌和颈最长肌。
2颈神经前支除第1颈神经前支外,其余颈神经前支都在颈横突前间肌与横突后间肌之间穿出。上4对颈神经前支组成颈丛,下4对颈神经前支与第l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每一条颈神经前支至少从交感干神经节接受一条灰交通支,上4对颈神经前支从颈上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第5、第6颈神经前支从颈中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第7、第8颈神经前支从颈胸神经节接受灰交通支。
1.颈丛由颈1~4神经前支构成。位于上4个颈椎的外侧,肩胛提肌和中斜角肌的前方,胸锁乳突肌和颈内静脉的深面。除第1颈神经前支外,其余3条颈神经前支都分成升、降两支,相互联合、交织成袢,再由袢发出分支分布至颈部的肌肉、膈及头、颈、胸部的部分皮肤。
第1颈神经前支在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内椎动脉的下方外行。与后支分开后,先在椎动脉内侧绕寰椎侧块的外侧向前,继而在寰椎横突前方下降。与第2颈神经前支的升支在颈内静脉的后方互相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一个袢。
第2颈神经前支在寰椎和枢椎椎弓之间穿出,绕枢椎的上关节突,经以上两椎骨横突之间,在第1横突后间肌的前面,由椎动脉的后方至其外侧,行于头长肌和肩胛提肌之间。升支与第1颈神经前支联合成袢;降支与第3颈神经前支的升支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二个袢。
第3颈神经的前支在椎动脉的后方经头长肌与中斜角肌之间穿出。在此发出升支与第2颈神经降支联合形成袢,降支与第4颈神经升支联合,形成颈丛的第三个袢。
第4颈神经前支经椎动脉后方,行于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之间,其升支与第3颈神经的降支联合成棒,降支与第5颈神经联合。
颈丛的分支分为深、浅两组,浅支穿颈筋膜分布于皮肤,而深支则多分布至肌肉。
(1)浅支组:各支均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神经点)穿出,散开行向各方,其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1)耳大神经;为颈丛最大的分支,起自第2、3颈神经前支,从颈丛发出后,绕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上方斜越胸锁乳突肌表面,穿深筋膜,在颈阔肌和颈外静脉深面,向下颌角的方向上行至腮腺处,分为前、后两支,前支经腮腺表面,分布于腮腺表面及覆盖咬肌下部的面部皮肤,并与腮腺内的面神经分支相联系。后支分布于乳突表面、耳廓背面(上部除外)、耳甲及耳垂的皮肤。后支还与枕小神经、迷走神经的耳支和面神经的耳后支相交通。
2)枕小神经(参考第1张图):纤维来自第2颈神经前支和第3颈神经前支,或来自两者之间形成的颈丛第二袢。从颈丛发出后钩绕副神经,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至头部附近穿出深筋膜,越胸锁乳突肌止点的后部,在耳廓的后方上行到头的侧面。分布至耳廓后上部、耳廓内面上1/3、乳突部及枕部外侧区的皮肤,并与耳大神经、枕大神经和面神经的耳后支相联系。
3)颈横神经:又名颈前皮神经,由第2、3颈神经前支的纤维组成,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钩绕该肌,沿其表面横行向内,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处穿深筋膜浅出,在颈阔肌深面与面神经颈支构成小的神经丛。另一部分分支穿颈阔肌分布到颈前上部的皮肤。降支穿颈阔肌行向前外,分布于颈前外侧区的皮肤,下达胸骨。
3)锁骨上神经:以一条总干起于第3、4颈神经前支,在起始部常与斜方肌的肌支联合,在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前又分开,从该肌后缘穿出后在颈深筋膜浅层和颈阔肌深面下行,在锁骨附近浅出。分成锁骨上内侧神经、锁骨上中间神经和锁骨上外侧神经。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于第2肋以上的皮肤和胸锁关节。中间神经分跨过锁骨分布于三角肌、胸大肌表面的皮肤,最下到第2肋平面,在第2肋附近于胸神经皮支想到重叠。外侧支在斜方肌和肩峰的表面下降,分布于肩胛后上部的皮肤。
(2)深支组:为肌支及其它神经之间的交通支,这些分支可分为向后外行走的外侧组和向前内侧行走的内侧组。
1):深支内侧组
2):深支外侧组:
下4对(C5~8)前支与T1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臂丛,不再描述,已再臂丛神经中有过描述!点击直接查看:臂丛神经及主要分支
补充:
脊神经根在穿椎间孔的行程中,可以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支配区域的感觉减退或疼痛和肌肉萎缩。
在颈部,椎间盘容易发生慢性萎缩,导致椎骨间的间隙变窄,椎间孔也相应缩小,从而刺激或压迫椎间孔的脊神经,引起相应区域的疼痛、感觉减退和肌肉萎缩。其中颈5与颈6之间的椎间盘萎缩最为常见,其次为颈6与颈7和颈4与颈5之间的椎间盘。神经根受压时,根据受累神经的不同,疼痛部位亦不同。
当第6颈神经根受累时,上臂外侧、前臂桡侧和拇指区域发生疼痛,肱二头肌反射减弱。
第7颈神经根受累时,前臂背侧、手掌桡侧、手背、中指和示指均有感觉异常,同时肱三头肌腱反射减弱。此外,椎骨的病变、椎间关节的肥大及颈椎后外侧钩椎关节的退行变均可影响脊神经根。
本文为整理原创,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收集,最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阅读,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1.解剖
颈、项部相关肌肉
2.颈椎关节及韧带
3.枕大神经卡压
第2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症
小墨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