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中医适宜技术骨伤类练功康复技

杏林课堂改版了,视频可以点播看

为了方便广大杏林学苑用户观看学习课程,杏林学苑技术团队特地打造了一套全新的在线学习课程,大家可根据自己特长选择相应课程学习,随时随地点播学习,每周一会上传新视频,祝您高效快速的提高诊疗技术。

观看方法:点击文章最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进入系统,选择相应课程进行

⊙编辑:杏林君

(三)腕部功(每个动作重复1~36次)

1.抓空增力

(1)预备姿势:腕部功重点在锻炼腕部立位与坐位均可,两手臂向前平举。

()动作要领:将手指尽量伸展张开,然后用力屈曲握拳,左右交替进行。(见图18)

(3)作用:能促进前臂与手腕的血液循环,消除前臂远端的肿胀,并有助于恢复掌指关节的功能和解除掌指关节风湿麻木等症状。上肢骨折锻炼早期都从此势开始。

.拧拳反掌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两臂向前平举时,掌心向上,逐渐向前内侧旋转,使掌心向下变握拳,握拳过程要有“拧”劲,如同拧毛巾一样(故称拧拳),还原变掌,反复进行。(见图19)

(3)作用:能帮助恢复前臂的旋转功能。

3.上翘下钩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将两手掌翘起呈立掌的姿势,随后逐渐下垂成钩手,动作要缓慢而有力。(见图0)

(3)作用:能帮助恢复腕关节背伸、掌屈的功能。

4.青龙摆尾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两前臂平等,掌心朝下,两手向外徐徐摆,做外展内收动作。(见图1)

(3)作用:本法同上述各势配合,是锻炼腕关节内收、外展功能的方法。

(四)腰背功(每个动作重复1~36次)

1.按摩腰眼

(1)预备姿势:坐位立位均可,两手掌对搓发热以后,紧按腰部。

()动作要领:用力向下推摩到尾骶部,然后再向上推回到背部。(见图)

(3)作用:本法具有自我按摩的作用,可放松腰部肌肉,久练可防治各种腰痛,增强肾脏功能。

.风摆荷叶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

()动作要领:①腰部自左向前、右、后作回旋动作;(见图3)②再改为腰部自右向前、左、后回旋,两腿始终伸直,膝部勿屈,两手轻托护腰部,回旋的圈子可逐渐增大。

(3)作用:疏通气血,防治腰部各种原因引起的腰功能活动受限。

3.转腰推碑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臂下垂。

()动作要领:①向左转体,右手呈立掌向正前方推出,手臂伸直与肩平,左手握拳抽至腰际抱肘,眼看左后方;②向右转体,左手呈立掌向正前方推出,右手握拳抽至腰际抱肘,眼看右后方。推掌的动作要缓慢,手腕稍用力,臂部不要僵硬,转体时头颈与腰部同时转动,两腿不动,推掌与握拳抽回腰间的两臂速度应该一致。(见图4)

(3)作用:以锻炼颈椎、腰椎的旋转活动为主。能防治颈椎病、腰椎肥大、劳损等引起的颈、腰部酸痛。

4.弓步插掌(反转手)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①右手伸向前方,右掌向右搂回腰际抱肘,左掌向正右方伸出(如用力插物状)。身体向右转,成右弓步;(见图5)②左掌向左方平行搂回腰际抱肘,右掌向正左方伸出,身体向左转,成左弓步。眼看插出之手掌,手向外插出的动作可稍快。

(3)作用:同上势配合可防治四肢筋络挛缩、麻木,辅助治疗肩、腰、腿部损伤酸痛。

5.双手攀足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手置腹前,掌心向下。

()动作要领:①腰向前弯,手掌下按着地;(见图6)②还原。两腿要伸直,膝关节勿屈曲。

(3)作用:增强腰腹部肌肉力量,能防治腰部酸痛及腰部前屈功能障碍。

6.前俯分掌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两臂下垂,两手交叉。如左腰与左肩有病,左手交叉在前;右侧伤痛,右手交叉在前。(见图7①)

()动作要领:①体向前俯,眼看双手,两手交叉举至头顶上端,身体挺直;(见图7②)②两臂上举后向两侧分开,恢复预备姿势。上举时如向上攀物状,尽量使两侧分开时掌心向下成弧线。

(3)作用:本势是肩关节的环转与腰脊柱的屈伸运动。不仅使肩部的肌肉交替收缩,而且还可使腹背肌肉得到锻炼,能消除肩部活动障碍,防治腰背酸痛。肩背筋络挛缩、麻木等,是使全身得到锻炼的方法之一。

7.拧腰后举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下垂。

()动作要领:①上身下俯,两膝稍屈,右手向右上方撩起,头随之向右上转,眼看右手,左手虚按右膝;(见图8①)②上身仍下俯,两膝仍稍屈,左手向左上方撩起,头随之向左上转,看左手,右手下放虚按左膝。(见图8②)头部左或右转时吸气,转回正面时呼气,转动时不要用力,手臂撩起时动作要慢,手按膝不要用力。

(3)作用:能增强腰背肩臂肌肉,治腰部酸痛,且具有固肾以及舒展全身筋脉等作用。

8.云手转体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①左手抱肘,右手呈立掌向左方推出,左脚尖向正左转,右脚不动,上体随右掌推出向左转;左拳变掌,向左伸出,两手先向上,再由迪康药业下降,伸至前下方后,仍回左方;②右掌收回腰际抱肘,左拳改立掌。上体回向正左方;(见图9)③右掌收回腰际抱肘,左拳改立掌向右方推出,右脚尖向正右转,左脚不动,上体随左掌推出向右转;④右拳变掌,向右伸出,两手先向上,再由左方下降,伸至前下方后仍回右方,右手仍收回抱肘,左手仍立掌。上体随两掌向上时后仰,向左时左倾,向前时下弯,向右时右倾,两腿直立,膝部勿屈。

(3)作用:可以活动周身,使各部位的大小关节血脉皆畅通无阻。本法活动幅度及运动量皆较大,可在上述各法锻炼的基础上再选练。

9.俯卧背伸

(1)预备姿势:患者俯卧,头转向一侧。

()动作要领:①两腿交替向后做过伸动作;②两腿同进做过伸动作;③两腿不动,上身躯体向后背伸;④上身与两腿同时背伸。还原,自然呼吸。(见图30)

(3)作用:本势是卧位腰背功锻炼的最基本动作。对胸腰椎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病人的腰痛后遗症的防治有着重要作用,最好在伤后早期就开始锻炼。

10.仰卧架桥

(1)预备姿势:患者仰卧,以两手叉腰作支撑点,两腿半屈膝成90°,脚掌贴在床上。

()动作要领:挺起躯干时,以头后枕部及两肘支持上半身,两脚支持下半身,成半拱桥形,当挺起躯干架桥时,膝部稍向两边分开,(见图31)速度要缓慢,初起做4~6次即可。

(3)作用:配合上势能加强腰、背及腹部肌肉力量的锻炼,有助于解除损伤、劳损、风湿所致的腰背痛。

(五)腿功(每个动作重复1~36次)

1.左右下伏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比肩稍宽,两手叉腰。四指在前,两肘撑开。

()动作要领:①右腿屈曲下弯,左腿伸直;(见图3)②还原;③左腿屈曲下弯,右腿伸直;④还原。上体伸直,两眼平视前方,初练时膝部不必过分下弯。

(3)作用:增强腰部、髋部、腿部的肌力以及韧带力量,并能辅助治疗髋关节及股内收肌的劳损酸痛、麻木和萎缩。可防治老年人腿部功能衰退。

.半蹲转膝

(1)预备姿势:两脚立正,脚跟并拢,两膝并紧,身向前俯,两膝微屈,两手按于膝上,眼看前下方。(见图33)

()动作要领:①两膝自左向后、右、前作回旋动作;②自右向后、左、前回旋。每呼吸一次,膝部回旋一周。

(3)作用:一般膝部损伤,骨折去除固定后及膝关节劳损,都可选练此势,有恢复膝关节功能,防治膝部酸痛、行走无力的作用。

3.屈膝下蹲

(1)预备姿势:两脚开立,距离与肩同宽,两手抱肘。

()动作要领:①脚尖着地,脚跟轻提,随后两腿下蹲,尽可能臀部下触脚跟,两手放开成掌,两臂伸直平举;②两腿立起,恢复预备姿势,下蹲程度根据自己的情况,不应勉强。两臂不需用力,必要时可扶信桌椅进行。(见图34)

(3)作用:增强大腿伸肌和臀部肌肉的肌力。能防治髋、膝关节劳损,对治疗腰、髋、腿、膝疼痛、酸软无力及恢复髋、膝、踝的伸屈功能有效。

4.四面摆踢

(1)预备姿势:两脚并立,两手叉腰,拇指在后。

()动作要领:①右小腿向后提起,大腿保持原位,然后右脚向前踢出,足部尽量跖屈;(见图35①)②右腿还原再后踢,以脚跟触及臀部为度;(见图35②)③右下肢抬起屈膝,右脚向里横踢,似踢毽子一样;(见图35③)④右下肢抬起屈膝,右肢向外踢。(见图35④)左下肢作相同动作。

(3)作用:全面增加大腿、小腿的肌力。常练本势可健腿力,强腰膝。防治下肢关节和肌肉挛缩麻木、筋骨酸痛。可防治老年人腿力衰退。

5.虚实换步

(1)预备姿势:立正,两手叉腰。

()动作要领:①左脚前进一步,脚跟先落地;②右肢再前进一步,重心移向右脚,左脚脚跟提起;③右脚后退一步,脚尖落地,重心移向右腿脚跟,左脚脚尖提起,脚跟着地;④左脚脚尖落地,右脚前进上步,左脚再前进一步,脚尖落地;⑤左脚后退一步,脚尖落地,重心移向左脚,右脚提起。(见图36)脚尖脚跟提出时都必须尽可能向上,使小腿肌、跟腱绷紧。

(3)作用:锻炼踝关节伸屈及小腿肌力,对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及小腿骨折、扭伤后遗症的治疗很有帮助,以恢复行走功能,促使行步有力。

6.仰卧举腿

(1)预备姿势:仰卧位,腿伸直,两手自然放置体侧。

()动作要领:作直腿抬举动作。抬举开始时45°,以后锻炼角度可逐渐增大于70°以上,后期还可在踝关节绑砂袋增加重量(见图37)。下肢骨折患者前期可先练收缩股四头肌,作为准备阶段,随后逐渐锻炼举腿。

(3)作用:增强下肢伸肌,防治股四头肌萎缩,有助于恢复行走功能,是下肢骨折后及腰部疾患引起下肢肌肉萎缩的主要锻炼方法。

7.蹬空增力

(1)预备姿势:同上势。

()动作要领:①屈膝,髋的同时踝关节极度背屈;②向斜上方进行蹬足,并使足趾尽量前屈如抓东西状。(见图38)

(3)作用:使腿部的血液循环畅通,防止下肢肌肉萎缩,有利于消除踝关节因损伤所致的肿胀及改善髋、膝、踝关节伸屈功能。

8.侧卧外摆

(1)预备姿势:侧卧位,下肢伸直。

()动作要领:①做下肢外展动作;②还原。通过一个阶段的锻炼可做到扇形向个摆动而达到腿外展的位置。(见图39)

(3)作用:增强大腿外展肌力量,防止外展肌的萎缩,可与上两势配合进行。

9.搓滚舒筋

(1)预备姿势:坐于凳上,患足踏在竹管或圆棒上。

()动作要领:膝关节前后伸屈滚动竹管。(见图40)

(3)作用:恢复膝、踝关节骨折损伤后的伸屈功能。

10.蹬车活动

(1)预备姿势:坐在特制的练功车上。

()动作要领:作蹬车活动,模拟踏自行车。(见图41)

(3)作用:使下肢肌肉及膝、踝关节得到锻炼。

本文来源:《中医医疗技术手册》。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并注明转自杏林学苑(xinglinxy)。本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擦
身上有白癜风怎么办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cs/9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