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渐冻人做手术,麻醉一波三折

浑身肌肉严重萎缩

失去行动能力……

给“渐冻人”手术麻醉,

是一件高风险的事。

万一

术后呼吸功能不能恢复,

患者甚至可能要

终生戴着呼吸机!

当渐冻症患者

需要手术治疗

……

麻醉医生面临着

怎样的考验和挑战?

让我们来看一台

惊动魄的手术——

手术室里的报警声

“滴滴滴滴滴……”

7月9日,医院一间手术室内,呼吸机突然响起了报警声!

此时,渐冻症患者张大姐正躺在手术台上,在全麻状态下接受剖腹探查术。

报警声就是她身上的呼吸机发出来的,而手术刚刚进行到1小时的关键时刻。

“快,查找原因!”

一直守候在床旁的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副主任张伟与麻醉医生韩孟艳迅速开始“侦查”。

他们仔细查看后,发现——

原来是张大姐的呼吸功能恢复了一些,产生了人机对抗,需要给予肌松药物消除对抗。

而此时,连在张大姐身上的肌松监测仪器数值却显示:

张大姐的肌松程度刚好,不用给予肌松药物。

此时张伟陷入了两难:

不给肌松药物,将无法保证患者通气,手术怎么往下进行?

而给予肌松药,会不会影响术后拔管,甚至导致患者终身携带呼吸机?!

权衡利弊后

张伟决定在严密监测下,继续采用滴定法小剂量给药:

既解决了人机对抗

又避免了药物过量影响术后拔管危机解除,手术继续。

在麻醉医生的护航下,手术平稳结束了!

医学界的公认难题

这是医院

首例外科手术渐冻症患者。

此前,曾有渐冻症患者做过内镜手术的麻醉,但外科手术麻醉的难度及风险显然更高。

患者:张大姐

疾病:渐冻症

张大姐两年前被诊断为渐冻症,步行几十米都吃力。

渐冻症属于运动神经元疾病,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患者的肌肉逐渐无力甚至瘫痪,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最终很可能因呼吸肌麻痹、缺氧等而死亡。

近期,张大姐因为持续腹胀5个月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左侧附件囊肿,需要做剖腹探查术切除附件囊肿。

渐冻症患者的手术麻醉,

是医学界公认的难题。

他们的

呼吸肌和咽喉部肌肉

受到病情影响,

呼吸储备功能比正常人差,

对肌松药物高度敏感。

患者、家人、麻醉医生

有着共同的担心。

对“渐冻人”的手术麻醉,

药物如何选择

剂量应用

何时应用

都是对麻醉医生的极大考验。

这类人群对椎管内麻醉的耐受程度如何,是很大的未知数。

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如患者对包括肌松药物在内的麻醉药物过度敏感,最后可能出现呼吸功能无法恢复,无法拔出气管导管,甚至造成终生携带呼吸机的可怕结局!

查阅国内外文献,关于渐冻症患者的麻醉不多见,可借鉴采纳的意见及建议也不多。

但省医专家的心里依然有底气。

因为,近年来,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对晚期渐冻症患者的麻醉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发表了专业学术论文,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dwh/1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