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疾病危害 > 骨科康复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刚刚开始 >
骨科康复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刚刚开始
小米
骨科做完手术后,医生就催我我回去了,让我回去自己动,我怎么敢动啊。
当然敢动啦,不过要在骨科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才能动,
自己不规范的动,可能会引发不良的后果哦。
小米
什么是骨科康复治疗师啊?要去哪个科室呢?
骨科康复治疗师就从事骨科术后康复方向的治疗师,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指导你在术后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帮助您尽快恢复,回归社会。
小米
真的吗?那快帮我转去康复科找治疗师吧!
传统理论:“伤筋动骨一百天”
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骨科康复,传统方法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做完手术后就应该回家躺着,等着骨骼长好就好了,过几个月,往往是骨头长好了,但是遗留下了关节活动度障碍,肌力减退,活动疼痛等一系列的肢体功能障碍,反而比骨折还更难受。
康复观念与传统观念的区别
由于内固定手术的广泛开展,骨折康复治疗已经与传统的观念有了实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能否进行的功能训练。笼统而言,手术能使功能训练的时间进度提早1-2个月,这关键的一两个月时间极大地减少了骨折病的发生,使现代骨折治疗的功能预后发生了质的飞跃。
骨科--康复一体化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骨科术后康复已逐渐被医务者及广大患者所认同成为骨科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骨科与康复科形成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模式,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那什么是骨科康复?
骨科康复是指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医学措施,包括物理治疗、运动治疗及医学工程学的手段,以减少骨科病人肢体功能障碍,使其尽快更换地恢复躯体运动功能,重返社会。骨科康复的主要内容包括:肌力训练、关节功能训练、关节本体感觉、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训练,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及假肢、矫形器的应用等。
你说这么多......
骨科术后分期康复
第一阶段
伤后1-2周。此期骨折已经进行了适当的手法或牵引复位,并已实施了石膏等外固定措施,受伤局部肿胀正逐渐消退,骨折端血肿逐渐吸收。
这一期康复的主要目的,是在不影响骨折复位的前提下,通过康复治疗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肿胀消退,预防肌肉萎缩,减少或防止粘连和纤维化的形成。具体方式主要有抬高患肢、冰敷、骨折远端的向心性按摩和主动活动。
第二阶段
伤后2周至骨折临床愈合约至伤后2-3个月。此期局部肿胀已经消退,疼痛消失,软组织的损伤已逐步趋于修复,骨折端日趋稳定,而外固定仍未拆除。
这一期康复目的首先是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效,其次是减轻肌肉的进一步萎缩,并增加血液循环促进骨折愈合。训练方式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和未固定关节的伸屈活动外,还可在健肢或治疗师的帮助下,逐步开始骨折局部上、下关节的石膏内活动,以及与骨折移位相反方向的活动。
第三阶段
从骨折临床愈合到骨痂改造塑型完毕,一般从伤后2-3个月到1年以上。此期骨折端已稳定,能耐受一定的应力,外固定已拆除,患肢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进行更大范围的训练。
训练目的是扩大关节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恢复肌力,增加肢体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复。训练方式以抗阻活动和加强关节活动范围为主,再加上肌力恢复训练,其中运动疗法是最重要的方法,辅以适当的理疗,也可装配之具、扶拐、手杖、轮椅等作为必要的功能替代。
注:此分期只作为整体概念,具体问题还需具体分析
所以,你还以为骨科做完手术后就可以了吗?
骨科术后康复注意事项
1.摒弃“养病”的想法,树立“早期康复”正确观念:以前人们认为“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样往往诱导人们一直躺在床上,过度的卧床静“养”只能加重伤病肢体的肌肉萎缩,关节粘连、压疮、深静脉血栓、静脉炎、本体感觉(人对肢体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能力)下降、协调性下降、肢体功能持续下降等等不良后果。因此,必须要早期康复,早期治疗。
2.康复治疗方案个体化:各种移动终端新媒体及书本提供给大家的康复治疗方案中的方法及数据都是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的,具体使用中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及伤病和手术情况的不同,在专业医生指导的下开始和完成练习。
3.练习中疼痛和肿胀的控制:某些功能练习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疼痛。只要疼痛在练习停止半小时内消失,或者消退到练习开始前的水平,就说明此功能练习是安全的,可以耐受。但如果疼痛剧烈不能忍受或者持续很久不能消退,则须马上停止练习并且及时就医
4.肌力练习的疲劳:一般性的肌力练习都要求每次集中练习到肌肉有酸胀疲劳感,完成每一项或每次练习后充分休息2-3小时再进行下一次练习。
5.关节活动范围:伤病或手术后早期的关节活动范围练习,每日练习时应力求角度有所改善,不能盲目冒进,预防关节肿胀,疼痛。
6.冰敷:在关节运动后,应立即进行冰敷15-20分钟,如果有关节肿胀,热,可多次冰敷,隔两个小时进行冰敷一次。可降低局部组织的代谢水平,减轻疼痛,水肿,抑制局部炎症反应。
7.功能练习中突发损伤的应急处理:POLICE原则:
1、Protect,做好保护,防止受伤处再受创。2、OptimalLoading,适当负重,让肌肉不能因为受伤而“休息”。3、Ice,冰敷,禁止使用药物外及热敷。4、Compression,加压包扎患处。5、Elevation,多抽时间抬高患肢。
8.克服练习中的惰性和急躁情绪,康复练习要持之以恒
-手术不是结束,康复才刚刚开始-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