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护理保健 > 骨科康复下肢骨骨折常规术后康复 >
骨科康复下肢骨骨折常规术后康复
简介
下肢骨折容易有可能出现术后骨折不愈合或者延迟愈合,另外有可能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还可以引起疼痛,关节僵硬,肌肉粘连,肌肉萎缩,长时间卧床还可以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等。所以早期的康复介入非常重要,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带来的功能障碍,能让患者尽早的恢复日常活动能力。
康复的目的主要有:
减轻疼痛,控制肿胀,预防深静脉性血栓,预防反射性肌抑制、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尽快恢复关节活动和功能。下面我们将从各个阶段详细说明能进行的活动和训练,加快胫腓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进展。
一、学会如何躺着休息
正确的“躺姿”:在手术的腿下面垫个枕头,从膝盖正后方(腘窝处)再向大腿方向延伸10厘米(图中红色竖线标记)处开始,一直垫到脚跟,而且要逐渐升高,呈斜坡状垫起来,使受伤的腿抬高。这样既可防止伤腿的膝盖后方悬空不舒服,同时也能防止长期将垫子放在膝盖后方,出现膝关节不能伸直的情况。除此之外,这样躺又能促进伤腿脚的血液循环,减轻手术后腿脚的肿胀情况,使患者比较舒服。
术后仰卧位(下肢垫起-左侧患腿)
二、如何学会分时锻炼:
1、术后1-7天
①踝泵:5分钟/组,1-2组/小时
②紧绷(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次以上/天,不痛则多做
③直抬腿:无痛后开始做,保持至力竭
④侧抬腿: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日。
⑤后抬腿:10次/组,4-6组连续,组间休息30秒,4-6次练习/日。
2、术后关节活动度训练开始时间由手术医生定,一般1周内就可以开始
①坐位垂腿(0-95度)、仰卧垂腿(95-度)、坐位抱腿(-度)、俯卧牵伸(-度乃至全角)、保护下跪坐(-全角):30分钟,1天一次
3、休息时无明显疼痛则可以开始做
①膝关节主动伸曲:20-次/组,1—2组/日
②滚球:20分钟一次,一天1-2次
4、和弯曲训练时间一致,尽量在3个月内完成伸直和弯曲功能的正常
①坐位伸膝:30分钟,1天一次,适用训练前期,一个月内或角度相差较小
②俯卧重物悬吊伸膝:30分钟,1天一次,适用训练中后期1-3个月内或更长时间,角度相差较大
③坐位俯身腘绳肌牵拉伸膝:10-15分钟,一天一次,适用于主动伸直比较差,伸膝受限制,腘绳肌孪缩(膝盖窝下面拉伸时有不适,酸痛等情况)
④踝关节抗阻屈伸:一组20个,共4-6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1-2次。
5、肌力的训练,早期肌力训练,以防止萎缩或减少萎缩为主。中后期肌力训练,以增加肌力和肌肉体积为核心。
①静力性抗阻:10次/组,10-15秒保持/次,每次间隔5秒,4-6组连续练习,组间休息30秒,1-2次练习/日
②动力性抗阻:20个一组,一次4-6组,组间休息30秒,一天1-2次:后期力量增强后,以增加绝对力量为主,可改为12-8个一组,1-2天训练一次,一次4-6组,组间休息30秒。
6、负重力量训练(一定要根据骨头愈合情况来确定,3个月内不能全负重,无痛原则)
①负重和平衡:5分钟一次,慢慢过渡到30分钟以内,一天2次,3个月内一般建议负重不超过一半,最早训练不要早于2个月,初始训练负重不超过1/4。然后,每2-4周增加1/4负重,直到完全单腿全负重。如果能单腿站2-3分钟无不适的话,可以尝试脱拐行走
②提踵:20个一组,4-6组*3个角度,分平行、内八字和外八字
③跨步:20次/组,组间休息45秒,4-6组连续练习,2-4次练习/日。分前后跨步和侧跨步
④静蹲:2-3分钟一次,休息10秒,一组5-10次/一天。从臀部较高的位置下降到较低的位置,不能超过90度(腿弯曲的程度),双腿平行,身体正直,膝盖不过脚尖。
⑤0-45度单腿蹲起:20-3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⑥台阶前向下:20次/组,组间间隔30秒,2-4组连续,2-3次/日。缓慢、用力、有控制(不打晃)
跳跑及其它专项练习(要根据恢复情况和运动需要来确定,如果尝试无痛则可以进行训练)
⑦跳跃:20个一组,一次4-6组,组间休息10秒,一天1-2次。分原地,前后、左右和台阶跳上跳下。前面训练是后面的基础。
⑧跑步:慢跑、快跑和变速跑。前项是后面训练的基础。
往期回顾
最近超火的“粪”字操,真有用?我省专家:这类人做很危险!——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及注意事项
王和鸣教授带你学习“颈部整脊法”,图文并茂,收藏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