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神经元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肌肉萎缩
运动神经元是指负责将脊髓和大脑发出的信息传到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器官活动的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病属于罕见疾病,是一系列以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患者表现为肌无力、肌萎缩、延髓麻痹等,通常无感觉异常。肌肉将逐渐萎缩退化,表现为肌肉逐渐无力以至瘫痪,以及说话、吞咽和呼吸功能减退,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疾病认识
1、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最早出现在手部,患者会感觉到手指僵硬,笨拙,运动无力,手部肌肉逐渐萎缩,运动神经元病中年后发病,进行性加重,可见肌束震颤的感觉。
2、肢体无力,肌张力增高,步履困难,发紧,动作不灵等现象。运动神经元病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多在成年后起病,一般进展很缓慢。这也是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症状之一。
3、舌肌萎缩,伴有颤动,以致患者发音不清,吞咽困难,咀嚼无力等。到了晚期全身肌肉均可萎缩,以致卧床不起运动神经元病肌电图呈神经原性损害表现。神经传导速度通常是正常。
——————
运动神经元患者症状
声音嘶哑、舌肌萎缩、说话不清、吞咽困难、唾液外流,同时肌萎缩,肌力减弱,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上肢肌肉及肩胛肌肉萎缩,抬手困难,梳头无力,下肢呈痉挛性瘫痪,行走缓慢。
——————
关于治疗
中医治疗运动神经元疾病,第一步补益肝肾,在中医上讲肝肾同源,肝与肾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互滋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肝血依赖肾精的滋养。肾精又依赖肝血的不断补充,肝血与肾精相互资生相互转化。精与血都化源于脾胃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故称“精血同源”。在脾胃功能虚损较轻或是运化能力尚可,可以兼顾肝肾不足的问题,根据患者个人病情体质情况也可一二步同时进行;第二步醒脾健胃在中医上讲健运脾胃,人体的气血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故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五行属土,属于中焦,共同承担着化生气血的重任,所以说脾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认为人体的气血(相当于我们所说的能量)是由脾胃将食物转化而来的。又说脾胃是“后天之本”就是人生存的根本。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
——————
END
们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