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肌肉萎缩 > 疾病危害 > 保护好你的第二心脏小腿 >
保护好你的第二心脏小腿
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生命运转的最核心的系统之一,血液周而复始的循环于全身各个角落,从而引发各类的化学反应和新陈代谢。一旦停下来,各个器官短时间内就会功能丧失,甚至再也无法恢复。而维持这个系统功能运转的部件有两个——心脏和血管。
新用户请加
很多人可以准确地说出心脏的位置在左胸部、乳头旁,也可以通过摸自己的手腕感知间接的心脏搏动。其实心脏就是推动血液在血管里持续流动的动力器官,从娘胎到离开这个世界一直不断地工作,医生往往把它看做一个由心肌组织构成的泵血器官,简称心泵。如果把人体比作汽车,心脏就是发动机,那么血管就是这个循环过程中的油路,但是人体的复杂性决定了血管并没有那么简单。
血管按照其特点分成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其中静脉系统的功能是汇集所有的血液流回心脏。静脉内储存的血量占人体总血量的60~70%。剩余的被心脏、动脉系统和肺脏共同占有。维系整个循环的运转单靠心脏的跳动提供动力显然是不够的。肺脏和心脏毗邻,近水楼台;动脉处于下游,心脏提供了最大的动力于此;心脏的回吸作用当然可以帮助静脉回流,问题是力量远远不够,那么静脉只好借助于其他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运输全身五分之三的血量回心脏。
除了心脏的回吸作用使血液回流之外,其他的力量包括:
变化的体位:人体在心脏平面以下的体积是最大的,所以容纳的血量也是最多。受到重力的影响,人平躺的时候回心血量是增加的;练倒立的时候回心血量是最大的,也最考验心脏能力;无论站还是坐,肢体下垂的时候回心血量是减少的。所以心衰的患者,医生会万千嘱咐要双腿下垂,因为减少血量就代表着减少心脏的负担了。
呼吸运动:呼吸运动有自主节律性,也可以受人主观控制,可帮助人体提供氧气,在肺内形成气体的交换,在吸气过程中,胸腔内容积增大,负压增加,需要吸纳部分静脉血液占据空间,所以也就间接的成为静脉血液回心的助力。
最重要的角色——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在你收缩着全身肌肉,体验运动快乐的时候,肌肉间的静脉受到挤压,血液会自然而然的加速向心脏方向流动,加速血液循环,进而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正所谓生命不止、运动不息。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心脏运动还是呼吸运动都是有一定自主节律的,也就是说不需要大脑随意去控制。而肌肉组织不同,大部分是接受我们大脑发出的命令。所以静脉想达到运输血液回心的目的,全身肌肉的运动是可控也最容易达到的。
人体可以控制的骨骼肌有~块,那么多的肌肉中,对于血液循环的影响最大的来自于小腿。虎豹豺狼等其他动物都没有像人那样发达的小腿肚,即使是猴子也是比较细的,从和人类最为近似的猩猩身上还可以看到相对粗壮的小腿。人类从四只脚爬行演化成两只脚站立,双手得以自由,从而造就了现代文明,小腿的功劳不可小觑。观察行走时小腿的肌肉可以发现,小腿肚时而膨胀时而收缩,同时在这部位的静脉内,大约每隔5厘米,就有一个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存在,血管内瓣膜和肌肉共同组成了让静脉血流有序回心、避免反流的装置,其作用的本质和心泵有异曲同工之妙,医学上叫做肌泵或者静脉泵。
因此从血液循环的角度看,人体的第二个心脏非小腿莫属。
小腿扮演五大角色
在中医专家看来,小腿健康的重要性早已超过了它本身的支撑作用。
小腿是“第二心脏”。正如之前所说:动脉运行,心脏推动作用最重要;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腿部静脉回流就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
小腿是“承重墙”。小腿就像人体的承重墙,包括站立、走路在内的任何运动都离不开小腿肌肉的收缩。可以说,人一生中一半以上的活动和能量消耗都要靠小腿完成。
小腿是“交通要道”。人体50%的神经、血管、血液都在双腿。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重要的交通要道,维护着气血的上行下行。
小腿是“保健重镇”。小腿在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小腿经络多、穴位多,经常按摩小腿就像给五脏六腑按摩一样;另一方面,小腿像“嘴巴”一样可以吃药,因为全身皮肤中耳后和背部皮肤最薄,小腿排位第三,但它面积更大、血管更多,更适用药浴浸泡。小腿皮肤厚度仅是足底的1/5,面积和血管数量却是足部的4~6倍,腿疗其实比足疗功效更好。
小腿是“疾病反映区”。很多疾病都会反映在小腿上,比如小腿抽筋可能和缺钙有关、肿胀说明脏腑有病、发凉意味着体质虚寒等,及时发现症状,利于早期防治疾病。尤其是小腿突然肿胀,左右腿明显不同粗细,而按摩时有深处疼痛的感觉时,很有可能是小腿静脉中有了栓塞,医院检查确认,因为游离的静脉垃圾很可能通过静脉循环回到心脏,造成严重的心血管问题,导致无法挽回的结果。
伤腿习惯威胁健康
小腿如此重要,很多人却不懂得爱惜,放任不良习惯伤害健康。
●久坐久站。坐着时,除腰部肌肉,包括小腿肌肉在内的人体大部分肌肉都处于放松状态,但长时间的放松并不好,因为肌肉需要不断收缩,才能保持弹性和韧性。外科医生、警察、保安等久站人群,小腿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也不健康。
●过度运动。让肌肉闲着不好,过度运动也不行。中医讲“久行伤筋”,小腿和脚部连接处存在筋肉,在抬脚、走路时发挥重要作用。适当运动利于肢体筋腱和筋膜的强健,但长途跋涉、用力过猛,超出应有负荷,就会造成肌肉劳损、筋肉损伤。
●受寒着凉。寒气钻进小腿不利于血液循环,久了还可能诱发骨关节炎。代金刚表示,临床常见“上热下寒”患者,腰部以上容易出汗、发热,腰部以下容易没劲、冷痛,这和人们不注意腿部保暖有一定关系。
●盲目瘦腿。长腿细腿是现代女性的普遍审美,但过于纤细的小腿,肌肉韧性和人体抗打击能力都不会太好。健康的小腿应该是健壮、肌肉发达的。
●穿紧身裤。长时间穿紧身裤、塑形丝袜可能会阻碍小腿血液循环,甚至导致下肢静脉曲张,使小腿皮肤出现清晰可见的蜘蛛网状毛细血管,甚至蚯蚓状静脉隆起。
●跷二郎腿。跷二郎腿时,被垫压的膝盖受到压迫,容易影响下肢血液循环,诱发腿部静脉曲张,甚至血栓。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患者尤应注意。
●穿高跟鞋。高跟鞋在塑造修长腿形的同时,也在摧毁双腿。英国研究发现,如每周穿5天高跟鞋,并持续2年以上,最多可使小腿肌肉萎缩13%,建议鞋跟高度控制在2~3厘米。
怎样保养我们的第二心脏?
●锻炼小腿肌肉。走路是最简单的练腿方法,每天坚持30分钟,每周5次以上为宜,循序渐进提高步速。游泳、骑自行车等也能起到锻炼腿部肌肉的作用,但要注意不能时间太长、强度太大,运动前要做好拉伸。
●刺激小腿穴位。按揉小腿的时间、次数不用太机械,想起来随时揉几下也能起作用。小腿上的静脉和穴位很多,不需要太多穴位认知,经常揉搓和按摩即可。
●经常泡脚。“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泡脚时最好选择深一点的盆,水量浸过小腿2/3;水温不要太高,以40℃~45℃为宜,时间不超过半小时。泡脚后,稍加按摩穴位效果更好,并注意双脚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