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首拜贺听中国诗词大会嘉宾郦波教

★您只需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即可读者参考刊号

来自郦波教授的新春祝福!

▼点击收听▼

在戊戌年的第一天,我们以新年第一书《唐诗简史》,恭祝读者朋友新春大吉!

郦波教授特地为《唐诗简史》的读者录制了新春祝福。一首《元日述怀》,吟出春意无限。

我选择站在命运的身后,

思考、叹息、微笑

——卢照邻《元日述怀》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杨炯说他“愧在卢前,耻居王后”。我们已经讲了王勃和杨炯,接下来就来谈一谈卢照邻吧。

谈到卢照邻,究竟应当选择哪一首诗呢?想来想去,我还是选择了五言律诗《元日述怀》。诗云: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

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

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

这首诗的后三联都写得清新可人。“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对仗非常工稳、漂亮。“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也同样如此,包括最后一句“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都给人充满希望的感觉。唯独第一联“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毫无出奇之处,其表达的意思或意境仿佛也并无新意。不过,解读这首诗的关键全在第一联。而要明白这其中的深意,还是绕不过他的名作《长安古意》。

▲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明皇幸蜀图》

《长安古意》上来写长安的奢华气象:“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百尺游丝争绕树,一群娇鸟共啼花。”写得何等繁花似锦,何等喧嚣荣华!谁读这首《长安古意》,会不喜欢卢照邻“借问吹箫向紫烟,曾经学舞度芳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的情景?那简直就是万丈红尘里最美的不期而遇。当然,卢照邻自己并不向往这种红尘中的“得成比目”和“愿作鸳鸯”。他写尽长安城里的痴男怨女,写尽陷落天下繁华中的贵族、豪侠与娼家姿态,其实都是为了证明黑夜给了他一双黑色的眼睛。只有这双黑色的眼睛,才能把黑暗与光明看得分明。

卢照邻笔下那些自以为是的豪门子弟,他们都过着怎样的生活?“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御史府中乌夜啼,廷尉门前雀欲栖。隐隐朱城临玉道,遥遥翠幰没金堤。挟弹飞鹰杜陵北,探丸借客渭桥西。俱邀侠客芙蓉剑,共宿娼家桃李蹊。娼家日暮紫罗裙,清歌一啭口氛氲。北堂夜夜人如月,南陌朝朝骑似云。”而且,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一群当权者:“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来排灌夫,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雄,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那些不可一世的权贵们过着天堂般花天酒地的生活。

▲周昉《簪花仕女图》

这篇《长安古意》除了在诗歌体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内容也具有深刻的思考与批判性。

卢照邻,字升之,他前半生的命运真像他的字一样,如初日之升,如光照降临。他出身于范阳卢氏,是唐代望族“五姓七家”之一。唐代是一个非常讲究贵族出身和贵族精神的时代,李世民平定天下之后,即组织人力编订《氏族志》为世家大族张目。范阳卢氏地位显赫。我们知道柳宗元之所以少年自负,就是因为不仅他的父亲是河东柳氏一族,而他的母亲更是出身于范阳卢氏。

▲卢照邻

卢照邻既出身名门,又自幼聪颖,读书尤其刻苦。少年治学起步,曾经师从名儒研习小学与经史之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并不像今天这样被看重,而小学与经学、史学才是古人认为的治学正途。小学就是文字学、音韵学与训诂学;写下千古第一家训的曾国藩就曾为子孙留言说,“训诂乃治学根本”,又说“经史乃国学根底”。

卢照邻年轻的时候,即被征辟为邓王李元裕府的典签,才学备受推崇。邓王李元裕曾经四处夸耀说:“此吾之相如也。”就是把卢照邻视为西汉天下第一才子司马相如。典签之职掌书册帛书,就是负责典籍与档案,卢照邻因此更是学问精进,其前半程的人生真是如日照临,如日之升。

可是卢照邻后来又号“幽忧子”,固然因为他出生于幽燕之地,但幽与忧两字,也深刻的预示并揭示了他后来多舛的命运。卢照邻虽然才学满腹,出身名门望族,被世人所推崇,但是他却终身遭受疾病的折磨。通过史料可以看出,他后来为之终生困扰的应该是一种肌肉萎缩症,临终之前双足与一手因肌肉萎缩而尽废,也就是说近乎四肢残疾。或许是病痛给了他别样的深刻,于是他用命运赐予他的黑色之眼,写下了充满批判与讽刺的《长安古意》。据说那一句“梁家画阁中天起,汉帝金茎云外直”,因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儿武三思,卢照邻因此入狱。后经友人营救,方得出狱。

出狱之后,卢照邻的疾病迅速发作,病况越来越重,无奈之下只得隐入秦岭太白山中。又因治病心切,反而服丹药中毒,使得病况加重,手足俱残。后来,卢照邻还曾拜著名的医家国手孙思邈为师,然而就连“药王”孙思邈对卢照邻的病情亦无可奈何。于是在他的老师“药王”孙思邈辞世之后,卢照邻终于不知是为了追随他的老师,还是不堪忍受疾病的痛苦与命运的嘲笑,在与家人诀别之后,投颍水自杀而死。

了解了卢照邻这样当初如日照临、如日之升的前半生,后来却幽居山中、忧愤孤闷的命运,我们就可以回头来看他的这首《元日述怀》了。这首诗是他晚年僻居太白山中,病况愈重时所作。

这首诗的题目叫作《元日述怀》,“元日”就是大年初一,这是多么独特的一天啊!即使身染沉疴、手足俱废的卢照邻也勉强打起精神,写下这样一首“元日”诗。

“筮仕无中秩,归耕有外臣。”“筮”就是卜筮,古时用甲骨占卜叫作“卜”,用筮草占卜叫作“筮”。卢照邻既然精于小学与经史,想来对易学一定深有研究。他之所以能在裘马轻狂的青春岁月里,写下那样深刻的《长安古意》,大概也是基于对命运的探知与认识。“筮仕无中秩”,卢照邻是说通过占卜,早就知道自己的人生、命运不可能飞黄腾达,只能做那归耕陇亩、隐居藩外之臣,这其实早就是命定了的事。所以我们看,首联写的不是一般的仕途无望,不是一般的归隐田居,而是对自己命运的清醒与悲叹:既然命运早就安排下比悲伤更悲伤的情节,那就让它一幕幕上演吧。卢照邻说,我虽然离开繁华的长安,来此寂寞的山中,我的命运虽然悲哀,但这世界依然要迎来春天。

“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小岁”就是腊日的第二天,从“小岁”这一天起,人们就开始准备着庆贺新年,他们的欢乐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这种欢乐的氛围下,连花都开始盛开了。“花舞大唐春”,花迎来的不是小山村的春天,而是整个大唐的春天,这是何等的胸襟与气魄!一朵花能舞动大唐的春天,那么一首歌即将唱来盛唐的岁月。

▲司马汉《长安早春》

想到这样的未来,在即便是多病的诗人眼中,即将到来的春天也是“草色迷三径,风光动四邻”。门前的那些小路,大概就是他的人生知己、他的老师“药王”孙思邈来为他治病时走过的小路吧。此时绿草已开始萌芽,嫩绿的草色掩映着小路,而美好的风光已惊动了四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春意,这也是一种多么美好的开始啊!

自身命运多舛的诗人,最终忘记了自己的悲伤,因为四邻、因为小路、因为草色、因为喝酒的人们、因为舞动大唐春天的花儿。这时,他说出了美好的祝愿——“愿得长如此,年年物候新”,愿人生永远像这一天这样欢乐啊!愿年年岁岁风物常新、生命常新!这是一个生命即将枯萎的诗人的美好愿望。

卢照邻写下这首诗的时候,生命即将枯萎,而灵魂却永远新鲜。这新鲜又充满了生命力的灵魂,其实就是即将在历史的天空中展露异样风采的大唐的灵魂!

以上内容摘自《唐诗简史》

曾引发收视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的第三季将在明天继续与观众相约,节目嘉宾、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的郦式"参赛宝典",我们已准备好了!

《唐诗简史》

《诗酒趁年华》

《人生自有境界》

全网现货发售中!!

当当/京东/亚马逊/天猫

点击“阅读原文”直达购买链接

相关媒体报道:

1.凤凰网: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研究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ys/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