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慧芳罕见病的探索之路,我们从不停步上

在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国际罕见病日当天,罕见病发展中心(CORD)作为国际罕见病日中国区官方合作伙伴,特别推出罕见病日专稿系列。这些文章的作者有医学专家、医药企业负责人、基因检测公司、患者组织等利益相关方,通过这些专家老师各自独特的视角,带我们走进“罕见的世界”。

商慧芳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任国际帕金森和运动障碍协会亚太地区执行委员会委员,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肌萎缩侧索硬化协作组副组长,医院学会罕见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和运动障碍病学组委员。长期致力于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遗传病及运动障碍病的遗传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罕见病,顾名思义,是指相对于常见病来讲发病率非常低的疾病。尽管不同国家对罕见病的定义各有不同,美国、日本分别将全国患病人数少于20万和5万的病种定义为罕见病。全球层面目前尚无统一的罕见病定义。国际确认的罕见病有七千多种,约占人类疾病的10%。在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罕见病患者其实“并不罕见”,估计有近万,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在罕见病中神经系统的病种最多,包括运动神经元病、青年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症、肝豆状核变性、肌张力障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重症肌无力、多系统萎缩、脊髓小脑共济失调、特发性震颤、脑小血管病、线粒体疾病、遗传性周围神经病、肌营养不良等多种疾病,涉及神经病学的各个亚专业。也许普通人对于这些过于专业并且繁琐复杂的疾病名称也许有些晦涩生疏,但是由于近年来的科普,比如风靡全球的“冰桶挑战”,让大众逐渐对于“渐冻人”等等罕见病有了认识。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些让人倍感心疼的名字背后,却是一个个坚强的生命在孤独地承受着病痛的折磨。

由于罕见病的临床表现复杂,检查手段的限制,诊断率低,国内缺少许多神经系统罕见病的发病率及临床转归等基本数据,多依赖于国外的经验,诊治现状亟待提高。虽然大多数罕见病无有效治疗方法,然而也有不少神经系统的罕见病使用针对性的对症治疗措施,能让患者的疾病症状消失,重回健康人生,这对于患者而言无疑是人生一重大转折。这种治疗就好比找到了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紧锁的大门。因此对于这类疾病的识别至关重要。

从年开始,我开始踏上神经系统罕见病的研究之路。给我的印象最深的是那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学习期间,第一次接触到神经科的一种罕见病,即一种特殊类型的肌张力障碍患者(儿童早发全身扭转型肌张力障碍,由DYT1基因变异造成)。

这类患者由于肢体和躯干的肌张力障碍症状造成严重的畸形和生活不能自理,一般20岁之前就严重残疾。然而这类患者经过一种特殊的手术治疗(即脑深部刺激术)后,患者的症状竟奇迹般的消失了,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能力。还有一类儿童期或青少年发病的肌张力障碍患者,给予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可以奇迹般的恢复,这种疾病称之为“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这些罕见病神奇的治疗效果,激发了我在罕见病领域的临床诊治和研究的兴趣。

回国后,我一直致力于罕见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有着“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成都,医院医院,我们针对中国肌张力障碍患者建立了疾病数据库,筛查了中国肌张力障碍患者DYT1基因变异,发现中国肌张力障碍患者DYT1基因变异率极低,与欧美人群有很大差异。

尽管DYT1基因变异率低,我们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提出对DYT1基因变异的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患者进行了脑深部刺激术,这几例本已严重致残的青少年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基本痊愈,重新开启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此外,临床诊疗过程中,即使就诊时已明显残疾的患者,仍注意仔细搜寻线索,尽力确保不漏诊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这些年来,有各种各样症状的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得到了正确诊断,使用小剂量的左旋多巴就能使患者恢复正常,享有了同龄人一样的正常生活。

印象最深的一位女患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医院就诊过,来就诊时是22岁,已经完全卧床不能行走4-5年了,是由家人抬来就诊的。这个患者经过给予小剂量左旋多巴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生活从此不用别人照顾,也结婚生子。

一些罕见病人,图源自网络。

最小的一个患者是8个月就得到了诊断,用药治疗后完全没有症状,现在4岁多了,跟正常的同龄儿童一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看着他们走出疾病的梦魇,重新沐浴在明媚的阳光下,我更加坚信罕见病也并不都是令人绝望的疾病,通过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我们有能力让患者回归正常。

对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严重致残性的遗传性罕见病,如能做出早期诊断,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可避免出生缺陷,从而提高全民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如大家并不陌生的亨廷顿舞蹈病,是一种由IT15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系统疾病,一般中年起病,以不自主运动(主要是舞蹈症)、认知损害和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进行性加重,致残性极高。

由于种族特异性,这种疾病在亚洲人群的发病率低,而我国很多患者并未得到正确诊断和咨询。因此,为了了解我国亨廷顿病的现状,我们建立了中国亨廷顿病协作网,定期培训中国的医生能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和疾病量表的定量评估;也对这些确诊的患者的子女的婚育提供了咨询帮助,联合产前诊断中心为他们进行产前诊断,避免了缺陷患儿的出生,帮助了患者的家庭。

另一个神经系统的严重致残性疾病“杜兴氏肌营养不良(DMD)”,是X-连锁显性遗传性疾病,患儿起病年龄早,3岁左右开始发病,进行性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一般20岁前去世。母亲看似正常,然而是致病基因携带者,由母亲传递给患儿。在临床中看到很多前来咨询的患儿家长,他们还是渴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然而对这个疾病他们并不了解。通过详细的解释,让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遗传性疾病,如果已知孕育的是女孩,并不会发病,只可能是异常基因的携带者,因此母亲也不需要进行产前诊断了。然而目前尚未怀孕,如果知道母亲是携带者,可以产前诊断,避免出生缺陷患儿的发生。因此,对于遗传性罕见病患者不应恐惧和自卑,应坦然面对,这样才能优生优育。”

本文转自康尔论坛渐冻人专版

渐冻人

点击蓝字







































白癜风的偏方有哪些
啥药物能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iodky.com/wazz/88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